王鹏
“80后”博士援疆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敬业奉献
  北京
  2014年11月
王鹏.jpg
人物故事:

  王鹏,男,汉族,辽宁省朝阳市人。1980年9月出生,大学文化(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毕业),针灸推拿专业博士。2006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入党,历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医院团委书记,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人民医院院长兼中医科主任。

  王鹏参加工作以来,刻苦努力、勇于创新、任劳任怨、乐于助人,在钻研本职业务、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热心医院的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医院的团委书记,他还始终以为党培养和推荐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湛的优秀青年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岗位成才活动。

  2013年3月,王鹏舍小家顾大家,响应北京市委的号召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在援疆工作期间,身为墨玉援疆医疗队的队长,他结合自身优势,带领墨玉县援疆医疗队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辨证援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刚来到新疆的时候,中医在南疆地区并不像内地一样能得到大多数患者的认可。王鹏结合针灸治疗的特点以及针灸对于面瘫、中风、腰腿痛等疾病可靠的疗效,很快得到了当地维族患者的认可,工作近3个月后,门诊量从0增加到每月50余人,且维族患者可以占到50%强。目前,门诊量已经基本稳定在80人/月。全年的门诊量已经超过1000人,针灸治疗3000人次。王鹏所在的墨玉县人民医院在2013年准备为中医科成立病房,但现有医生均学历偏低、经验有限,不能承担起未来的病房工作。王鹏感到为这些中医科未来的栋梁进行继续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他利用北京中医医院的深厚学科基础,以《中医手册》为基本教材,并且结合这里的常见病、多发病编制了中医科第一版的《常见病诊疗规范》。他利用平常的门诊空闲时间,从基础知识讲起,结合门诊及病房的病例,以提高中医科大夫的实践能力。为了让工作打开局面,也给中医科年轻的大夫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经过和主管医疗的院长协商,王鹏利用每天下午的时间,带领中医科的几名年轻大夫去病房会诊。一年下来,共会诊患者200余人,针灸治疗患者1000余人次,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的多种疾病。在会诊的同时,让中医科的年轻大夫有了上手实践的机会,现在,3名年轻医生基本可以独立完成病房会诊的针灸治疗工作。

  在平常的工作中王鹏发现,墨玉县的体力劳动者较多,工作辛苦,劳作过力后的腰腿痛患者很多,而他们多是乡下的农民或来打工的工人,口服汤药不方便。他就通过总结疾病的发病特点,自制了两种外用的中药处方,一种用于腰痛的外敷,一种用于腿痛的中药外洗方。两种处方先都由中药房调剂好,并用无纺布口袋装起来,这样,患者回去后操作方便,受到患者欢迎。同时,王鹏把国医大师贺普仁老的“贺氏火针”应用到临床,同样效果显著。而小孩子往往不爱吃汤药,又怕扎针灸,他就引入耳穴埋豆的方法,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

  作为医疗援疆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把自己的专业和单位的学术在南疆地区传播。经过半年多的临床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概念已经让门诊和病房的医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止于中医科,在神经内科、康复科等科室中也有了学习的需求。王鹏同志积极联系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并结合目前县医院中风患者较多且有针灸康复的客观需求,举办了墨玉县《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针灸三通法学习班》,系统地讲解了贺氏针灸“三通法”,特别是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并重点介绍了“三通法”治疗中风的内容。同时,他还邀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的黄海霞主任,做了题为《脑血管病的康复》的讲座。通过此次学习班,把国医大师的学术和技术辐射到了南疆地区,为边疆地区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效廉”的传统有效地治疗方法;也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边疆地区的中医人才能够不出疆,了解到最新的学术进展,学习到新的临床技术。

  墨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尤其是底下乡村的农民,生活条件差,生病也不就医。作为墨玉援疆医疗队的队长,王鹏协调各方资源,医疗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尽可能多的组织和参加义诊服务队和扶贫队,为村民们多做点事情。目前他们这支医疗队已经走过了墨玉13个乡,为各族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温暖。

  作为挂职副院长,王鹏还负责二级甲等医院的创建工作。他在研究了《二甲医院评审实施细则》后,和院班子的几位成员反复沟通,把一本几百页、三百多个条款的实施细则,根据各科室及职能处室的情况,细化为给科室的1至2页A4纸的创建工作提纲,让各科室的创建工作有了抓手。并且带领创建团队的骨干人员赴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呼图壁人民医院等单位学习兄弟单位的创建经验,总结梳理工作流程,使墨玉县人民医院整个创建工作的重点从材料的总结,转变到了通过创建工作促进医院建设、管理和发展上来。

  告别了在北京熟悉的工作环境、生活氛围,来到陌生的墨玉县,每个医疗队的队员都面临着重新适应的问题。作为医疗队的领队,团结和带领好大家这一年的援疆工作生活,是某种程度上最核心的工作。有的队员由于专业不对口,为了更好的发挥她的工作能力以及释放工作热情,王鹏多次与医院协调沟通,调换科室;有的队员身体不适,他及时联系为其安排回京治疗;有的同志妻子临产,又不能在妻子身边陪产,他就利用医疗队内资源,为其安排调换离家近的医院分娩;每到周末,他尽量组织一次集体活动:集体出游也好,会餐也好,甚至是集体出门购物,成了一个习惯,也是一个最好的排解大家寂寞的方式,让大家安心工作,不出差错。

  王鹏此次来援疆,也是克服了很多个人的困难。孩子刚刚三岁,体弱多病,曾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母也年近古稀,上面更是还有一个已经93岁的奶奶需要人照顾。妻子一人承担起了照顾一大家人的责任,十分辛苦,真正的诠释了“一人援疆,全家援疆”。也正是由于有家人的大力支持,才能让他安心援疆,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青春不只是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更是每个人内心的一种状态,忙碌、热爱和奉献正是对这种状态的最佳解读。王鹏的工作是忙碌的,但凭借对工作的热爱,默默地在奉献中不断前进,延续着自己的青春,为首都人民的卫生事业撑起一片蓝天。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首都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