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德友
企业家富不忘本回乡创业 诚信经营助乡亲致富
诚实守信
贵州省
2018年4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聂德友,男,55岁,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天富刺梨产业园区贾西天富刺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事迹简介:2013年3月,聂德友放弃在外发展良好的产业,回乡创业。他选择了发展种植刺梨产业,规划面积1万亩。为了给支持土地流转的农户以信心,减少刺梨连片种植的阻力,他将160余万元流转租金兑现给农户,对那些还未丈量土地但同意流转的农户,采用预支方式把资金借给农户先用后租,大大增强了农户对他的信任,也赢得了更多农户对发展刺梨产业的支持。至2017年底,累计兑现农户保底分红560多万元,发放农户务工工资520多万元。

  “春赏刺梨花海、秋品刺梨果香”,把农业产业基地和特色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这是聂德友对天富刺梨产业园区的美好憧憬。

  聂德友是一个个子不高、体形敦实、皮肤黝黑、心直口快、憨厚善良的中年汉子,属盘县盘江镇土生土长的贾西村人,只上过小学五年级。年轻时候在盘江矿务局老屋基矿当过工人,后在兴义晴隆等地开煤矿,赚了钱后又去东南亚考察了一圈,和朋友在菲律宾开过煤矿,当上了跨国公司的董事长,生意兴隆,事业有成,但他富不忘本,深知树大离不开根的道理,虽长期漂泊在外,却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发展,还想着如何带领家乡群众致富。

  2013年3月,聂德友放弃了在外发展良好的事业,急流勇退,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在对家乡的整体情况作了大量调研后,看到家乡父老仍在以传统种植为主,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本着为家乡父老做点事,让家乡老百姓富起来的愿望,他萌生了引领农业产业转型的念头,凭着几十年来对商业特有的敏感度及丰富经验,他发现贾西村常年气候温和,山野遍布野生刺梨,一定适合规模化种植发展刺梨产业,他分析:“一亩地能种刺梨110株,亩产3000斤,按2元一斤的价格,一亩地产值6000元,而且刺梨的挂果期长达40-50年,今后每年除了除草施肥基本上没什么投入,可以说半辈子守着‘摇钱树’。”说自己没有文化的聂德友给大家算起了一笔笔账:“老百姓以前种苞谷,一亩地产600斤苞谷,每斤1元,一亩地卖600元,除了种苞谷、收苞谷的人工费,再加上买化肥的钱,基本上是自己的劳力卖给自己,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因此,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农业发展见效缓慢、未来投资风险大而回报低的现实,毅然选择了发展种植刺梨产业的道路。

  按照把产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是通过自购刺梨苗发给农户,由农户自行种植管理,承诺刺梨挂果后按保底价1。5元/斤给予收购,鼓励农户种植发展刺梨产业;另一方面是与农户协商,按耕地400元/亩的单价流转农户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与镇政府协商,租用闲置的校舍作为办公地点,请贵州大学的农业专家实地踏勘,规划刺梨核心区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万亩,既种刺梨又育苗,打造亮点基地,经向上级申报,于2014年7月,县政府批文同意建设天富刺梨产业园区。2014年10月,聂德友在摸清全市市场刺梨育苗匮缺的情况下,抢抓商机,培育了850万株刺梨种苗,现成活率达97%,预计可创造近800万元的经济价值。

  聂德友做事一直秉持诚信守法,说成话过成钱,例如:为了给支持土地流转的农户以信心,减少刺梨连片种植的阻力,在2015年春节前,他在产业园区办公场地,进行了土地流转租金集中兑现仪式,将160余万元流转租兑现给农户,甚至有些还未丈量但同意流转的农户,他现场拍板,可以采用先预支的方式借2000~5000元不等的资金给农户先用后租,大大增加了农户对他的信任,也赢得了更大农户对刺梨产业发展的支持。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园区现总投资已达3100万元,已完成刺梨种植1。35万亩,所覆盖实施刺梨种植的已有贾西、长地、海坝、盘江、胜江等8个村,截止到2017年3月底,盘江天富刺梨产业园区实现3。12万亩土地林地荒地和8100万元帮扶资金的有效整合,覆盖农户8个村3498户9446人,其中贫困户423户842人目前为止,已经兑现农户的保底分红金560多万元,农户的务工工资520多万元,从2015年7月份开始,每月支付的工人工资平均达20多万元,每天上工的人数达百人。现刺梨长势喜人,产业已初具规模。

  园区2015年育刺梨苗150亩,销售额500万元;2018年育刺梨苗400亩,可产刺梨苗1400万株,销售额可达1400万元,预计产刺梨20吨,销售额可达8万元。

  预计2018年产刺梨可达1000吨,年纯利润可突破500万元,参与入股农户可获二次收益分红50万元以上,所覆盖的村集体总体上可分红25万元以上。入户农户通过土地分红、红利分红以及打工的收入,每户均增收可5000元以上,能带动所覆盖村的贫困人口426户858人消除绝对贫困,确保2020年同步小康。

  为了确保刺梨种植取得成功,聂德友在取得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村里进行种植刺梨能致富的广泛宣传,并于2013年8月,成立了盘县盘江镇天富刺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多次群众大会,动员村民参与刺梨种植工作,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同时有少数农户对农业产业转型不予理解,甚至唱反调,他们认为这是损坏了老祖人的基业,将来不但不能致富,还有可能饿肚子,而且还串联少数农户阻碍刺梨种植土地流转工作,并扬言宁可把土地抛荒,也不把土地流转。2013年10月,聂德友组织修建刺梨园区机耕道时,需要征用三四户村民的两亩土地,合作社采取以经济赔偿或置换土地赔偿的方式,但无论怎么劝说老百姓都不同意,基于在刺梨种植土地流转工作中所处的困境,聂德友带领合作社工作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到农户家逐户反复做工作,在其精心劝导及耐心解释下,终于取得了“反对户”的支持和理解,并同意及时流转刺梨种植土地。刺梨种植工作逐步理顺。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致富者,聂德友比常人更了解打工的滋味。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只要是员工遇到困难,他都及时去帮助解决,员工或附近老乡家有婚丧嫁娶事,只要他知道必定到场。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从不当“甩手掌柜”,做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向苦、脏、累工作倾斜,尽最大可能改善劳动条件,积极营造与员工们和平共处工作环境。回乡创业之路荆棘与光明同在,机遇和挑战共存,但聂德友会用他坚定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将刺梨园区一步步做大,做强。

  采用农户自种与流转土地连片种植相结合的方式,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13年开始种植刺梨,挂果率已达50%,计划流转租用土地1万亩,远景发展3万亩,预计把盘江镇关口片区的五个村完全覆盖。

  对于远景发展规划,聂德友还打算把刺梨基地与旅游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把路面硬化好,依托水盘高速把游客吸引来,再把农家乐搞起来,形成游、玩、吃、住一条龙服务产业,预计两到三年将初显“春游刺梨花海,秋摘刺梨果香”的局面。

  聂德友说,做这一切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要彻底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

  

来源:贵州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