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惠涛
好战友信守“生死约定”31年 寻得烈士双亲尽孝心
诚实守信
上海市
2016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今年中秋节,姚惠涛再一次来到疗养院内,陪陪“母亲”——这是战友陈建中的母亲,也是姚惠涛寻找了27年的“母亲”。姚惠涛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平时很少有休息天,但是从2012年至今,逢年过节,姚惠涛总会来到这里,陪“母亲”说说话。

  信守承诺,寻得烈士双亲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2年8月4日,地点是上海长宁区淞虹苑。姚惠涛和同行的好几个老战友心情激动,终于要见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战友陈建中的父母。

  进了屋,客厅里挤满了人,一张方桌旁坐着陈建中的父母,头顶墙上挂着“革命烈士证明书”和陈建中穿军装的照片。

  一眼看见照片上的陈建中,原本说好“坚决不哭”的姚惠涛再也忍不住,他紧紧拉着老人,泣不成声:“老人家,我是你们儿子在前线的兄弟,他留在了前线,他要我回来看你们,我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你们了!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儿子……”

  姚惠涛从包里翻出两个黄澄澄的机枪子弹壳,恭恭敬敬地交给老人,这是当年陈建中的遗物。

  终于回家了!27年后,曾被烈士双手温暖过的子弹壳再次有了温度。

  他乡相逢,定下“生死约定”

  1984年5月,来自上海崇明的姚惠涛23岁,成为南京军区某工兵团“红一连”汽车兵没多久,就开赴云南边境,为老山前线的步兵修筑运送粮食弹药的道路。血火纷飞的战场,姚惠涛至今难忘:“一次,一颗炮弹就落在我脚边,当时傻了,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想到是颗哑弹,我捡回了一条命!”九死一生的经历,姚惠涛已记不清有几次了。

  硝烟弥漫中,他们不期而遇。

  那天,姚惠涛将车停在路边,去了一趟自己所住的猫耳洞,回来时,发现两名从前线下山来背物资的战士,在自己车子旁用上海话聊天。白净、帅气,这是他对陈建中的第一印象,姚惠涛赶紧走了过去:“同志,你们是上海人?”“嗯,你也是?”虽是第一次见面,但他们却一见如故,父母、兄弟姐妹、本帮菜……在异国他乡,3位老乡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姚惠涛了解到,陈建中是前沿阵地上负责压制敌人火力的机枪手,这是在前线直接和敌人对拼的尖刀部队,也是最危险的一个兵种。虽是第一次见面,但陈建中郑重地向姚惠涛提出一个“生死约定”:“既然碰上了,就是有缘。我们是步兵,在前面枪对枪、炮对炮,危险比你们大,万一我死了,请你去看看我父母;如果你牺牲了,我活着,以后也一定去崇明看你父母。”说完,陈建中从挎包里摸出本子,撕下两张纸,两人互换了家庭地址。姚惠涛答应下来,并鼓励他:“一定要活下去,活着才能多杀敌,回到上海我们就是亲兄弟。”

  战友牺牲,寻亲线索亦遗失

  由于前线战事繁忙,姚惠涛和陈建中又不属同一兵种,此后他们只碰过两次面。一次是3个老乡凑到一起,在山脚下吃了一顿牛肉罐头和咸菜罐头,陈建中托姚惠涛买两条香烟,还塞给他几个机枪子弹壳,“这是好钢,不生锈的,现在我也没别的可送,就把这个送给你吧。”后来一次见面,陈建中下山取走了香烟:“最近前面越来越危险,天天有伤亡。我们还有3个月调防……”

  没想到有一天,快要开晚饭的时候,天上有火烧云,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你那个老乡,顶着敌人的炮拼命打机枪,牺牲了。”

  第二天,陈建中的遗体被运下山,姚惠涛一早等候在路边,“听说他是头部中弹,惨不忍睹……”看着包裹着的遗体,姚惠涛眼中默默流泪,心里暗暗发誓:“如果能顺利回家,一定要找到他父母。”

  可让姚惠涛揪心的是,陈建中留下的那张纸条,在一次猫耳洞渗水塌方后被埋了,“只是模糊地记得,他住在一个名字中带有‘华’字的饭店附近。”而且由于见面次数少,见面时也都热情地以“老乡”相称,姚惠涛一时想不起陈建中的姓了,“他的名字和我的一个亲戚一样,所以我记住了‘建中’。”凭一个“华”字和不全的名字,在偌大的上海滩能找到陈建中的父母吗?

  柳暗花明,空中电波助相认

  1985年10月,姚惠涛退伍回到崇明,“生死约定”令他魂牵梦萦,“一定要找到建中的父母,他们失去了儿子,我就当他们的儿子。”回到家没几天,姚惠涛和父母打了声招呼,就坐轮渡去了市区,踏上了“寻亲”征途。

  一开始,姚惠涛直接找到了长宁派出所,心想在这里总能寻到一些眉目。但由于没有确切的姓名,在那个以纸张记录信息的年代,面对不计其数的资料卷,这浩大的工作量令民警爱莫能助。姚惠涛又来到了长宁民政局,同样因为无法提供姓名而遭到挫折。姚惠涛又来到安置老山烈士的烈士陵园,根据记忆中陈建中的模样,在烈士骨灰放置处认照片、查姓名,找了一整天也没有结果。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以最“傻”的办法,前后用了2年一家家走访上海带“华”字的酒店、旅馆,尽管曾在延安西路上的“达华宾馆”问到过一些线索,但最终没有结果。

  断断续续找了20多年,上海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便利,但逝去战友的亲人仍杳无音信。

  2012年,看着自己80多岁的父母身体越来越差,姚惠涛想着陈建中父母也渐渐老去,再不找到可能真的没有机会了。内心愈发强烈的责任感,使姚惠涛经常梦到立下“生死约定”时的情景,回忆如此清晰,令他夜不能寐。“前线的战友,那是互相挡子弹的交情,是最亲的兄弟;我们尽管只见过3次面,也是亲兄弟。”老战友聚会,姚惠涛挨个询问;有了战友QQ群,他又自学电脑,上网逐个接触……

  苦心人天不负,命运还是让他们相认了。2012年7月29日,姚惠涛在开车时打开收音机,调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此时正播放着一个寻人的节目,这令几近绝望的姚惠涛茅塞顿开:“可以通过广播找人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他连拨三次,终于打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热线电话,想借电波再试一次。没想到第二天中午,就有一位姓戚的女士通过电台跟他联系,说自己是陈建中一家多年的老邻居,动迁后又住在同一个小区。在戚女士的帮助下,姚惠涛与陈建中父母通了电话,约好上门“认亲”。

  陈建中83岁的老父亲,双手颤抖着接过子弹壳,老泪纵横。很多年了,他跟老伴一直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但我们也为建中自豪,政府为他办了追悼会,逢年过节还登门慰问。”陈建中母亲当年已经86岁,得了老年痴呆症,情况时好时坏。可当姚惠涛说自己是陈建中战友、是来“认亲”时,她突然清醒了,边哭边喊“中中”。

  如今,陈建中的父亲已经离世,其母亲已90岁,姚惠涛依旧坚守着那份承诺,一直保持与烈士家属的联系,逢年过节便去陪伴老人,继续践行31年前与陈建中的“生死约定”。

来源:上海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