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达松
八旬教师58载扎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只为兑现支教承诺
诚实守信
云南
2015年5月
3.jpg
人物故事:

  梁达松,男,汉族,中共党员,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第一中学退休教师。1935年12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7年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申请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工作。就这样,从风华正茂到满头银发,春华秋实50余载,梁达松始终信守到边疆支教的承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矢志不移,无怨无悔地为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奉献。

  五十八载扎根边疆 坚守承诺无怨无悔

  1957年夏天。风华正茂,壮志满怀,作为天之骄子的梁达松,刚刚从华中师范学院(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无处不需要人才,人才无处不是抢手货,大城市、好单位、离家近,摆在梁达松面前的选择可谓多多。但当党中央向大学毕业生发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疆去”的号召时,梁达松立即主动向学校党委递交了“希望分配到云南”的申请书。

  有位要好的同学劝梁达松要慎重选择。他说:“老兄,你恐怕不知道,云贵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闭塞,贫困落后,传染病多。去的容易回来难,这个问题你想过了吗?希望你把申请撤回来。”梁达松斩钉截铁地回答:“谢谢你对我的关心。这个问题我早已考虑过,越艰苦落后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到那里去工作。”申请得到了校党委的重视,随后梁达松被分配到离家数千公里远,当时距离省城昆明和州府楚雄都需要步行好几日才能到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小县永仁县初级中学(现为永仁县一中)任教。从此,他在永仁县从事教育工作一干就是50余年。华师老校长章开沅说,“当时毕业的学生很多都留校或周边的高校了。梁达松放弃留在武汉的机会,主动申请去云南边疆工作,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在永仁工作的数十年来,无论是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人生和事业出现重大的挫折时候,他对当时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选择和承诺始终没有动摇,对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执着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大跃进”期间的1960年,他因操劳过度,患上了严重贫血病而住进了医院。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得知后,千方百计,托人联系好调他回广东信宜的接收单位。但梁达松在给母亲回信中说到:“永仁县才有一所初级中学,本地的教师才有一名,跟我们信宜相比相差太远了。永仁很需要我们这些外地教师。我是主动申请到云南来的,我不能食言。请放心,我会照管好自己的。”

  1974年,新兴的工业城市攀枝花市急需要补充教师。当年6月,梁达松老师夫妇忙于到村中通知孩子们到学校上课,年仅九岁的儿子缺乏照管,不幸溺水身亡。梁达松声嘶力竭呼唤自己的儿子,可是孩子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一沉重打击使梁达松未老先衰,天天失眠,神经性皮炎的红斑点布满全身,久治不愈。看到梁达松老师万分悲痛,伤心不已的样子,已先到攀枝花工作的起应芳老师十分同情,对梁达松说:“现在攀枝花市正需要老师,只要你们(妻子是小学老师)去报到上班就行了,调动手续往后政府人事部门会办理。”但梁达松很犹豫,舍不得离开永仁,永仁更需要他,他毅然选择了留下。

  践守承诺,无怨无悔。就这样,梁达松至少先后六次放弃了离开永仁的机会,到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生活条件更好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但是每一次都因难于割舍永仁这片热土,而留了下来,矢志不移坚守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

  五十八载奉献教育 固守信念矢志不移

  永仁县古时属诸葛亮南征孟获的蛮荒之地,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辖属的一个小县,县境内97%的面积为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4%,是楚雄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永仁县集山区、少数民族、贫困、落后于一体的小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群众生活极度困难。特别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条件十分艰苦,教育人才极度匮乏。

  当时的永仁中学坐落在一个山脚下,房子建在山沟两旁。白天豺狼拖着长长的尾巴四处觅食,半夜到处回响的是它们的嚎叫。学校除了教室、黑板,就没有什么教学设备了。没有电灯,学生上晚自习用汽灯。1957年,梁达松初到永仁中学工作时,学校安排梁达松当班主任,教三个年级八个班的历史课。除了课本,没有其他教学参考书。宿舍只是半间只有五平米的土坯房,只能支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小书桌。他把床边当板凳,在昏暗的小煤油灯下备课、改作业,洗脸盆架无处放,出进转身都困难。刚到永仁之后不久的1958年除夕,他带领学生到维的乡修筑水库时,36个人只有半斤萝卜丝汤做年夜饭。

  虽然工作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但凭着“要到艰苦的地方工作”的承诺和教育情结,在职期间,梁达松把全部精力献给了永仁的教育事业,献给了大山的孩子。他常常超负荷地拼命工作,从来没有请过事假,1965年唯一的一次探亲还是在1965年的暑假期间。1983年暑假,学校组织师生去外地考察,梁达松自告奋勇留校护校,起草上学年工作总结和下学年工作计划,安排课程,给新生编班造册,制作学生点名册、记分册等,并妥善处理高校录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家住永兴山区的一名学生被云南大学录取时,因政审表上少填写了一项而准备退档,梁达松知道后,多方设法,及时准确地调查并补报了有关资料,该同学才被录取。现在该名学生已成长为一名厅级干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畅,为及时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一名学生家中,梁达松步行数十公里,独自到维的乡阿者尼的独家村,使该学生能够按时到西南师范大学就读。

  1984年5月,盼儿、思儿、想儿,念儿,年满九十岁的母亲与世长辞,梁达松也未能回家去殡丧。他只能对着家乡的方向跪拜,感谢母亲的大恩大德,期望母亲的在天之灵能宽恕自己这个“不孝儿”。他也期望,能回到广东,回到家乡,像幼时一样,回家喊上一声“母亲”,为母亲送上最后一程。但他知道,逝者已去,永仁一中的孩子们的学习也已到了临近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孩子们需要他,母亲会理解他。

  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梁达松,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坚定信念的指引下,结出累累硕果,创下诸多业绩,但最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他所教学生遍布天下,成为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材。从1977至1987年梁达松所教的19个班的政治高考成绩都名列楚雄州的前茅。1987年高29、30班的政治平均分高于全省平均分30.63%,高分助一些考生从中专提升为大学专科,从专科提升为本科,使很多学生园了大学梦。1989年他也成为了云南省首批中学特级政治课教师中的一员。

  教授思想政治课,梁达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德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担任教导主任,他抓好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总结、推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经验,使永仁一中在这段时间的教学质量连年提升。担任校长,他按照“合格(教育方针)加特色”的治校理念,从实际出发,切实执行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办学,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牢基础。50余年来,梁达松先后获得过各种表彰奖励60多项,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任校长期间,永仁一中被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评为“开展勤工俭学先进集体”,被团中央、林业部、全国绿委又授予 “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出队称号”。

  在梁达松老师50年无怨无悔的付出中,一批批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区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无论走得再远,学生们也忘不了恩师梁达松。毕业多年的一位学生给他写信说:“我是贫困家庭的学生,您不仅评给我助学金,帮我完成学业,还常常用自己的钱资助我。我成绩不算太好,您就挤周末的和寒暑假的时间辅导我。您把您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了永仁的教育事业,您把您的爱心全部奉献给了学生。您是永仁人民忘不了的园丁,您更是我终生难忘的恩师。”

  五十八载立德树人 于无声处大爱飞扬

  50余载,作为一名从贫寒家庭走出去又最终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民教师,梁达松不论是在教师岗位上,还是在领导岗位上,他都做到尽心尽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立德树人,以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行在大家心中树立了一座令人尊敬的师德丰碑。

  梁达松多年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他注重言传身教,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是经常的事。彝族学生纳绍文入学时连汉语都很不会说,身体虚弱,学习基础也差,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没有蚊帐,夏天梁达松把被子蚊帐(圆头吊帐)搬到男生宿舍(当时的新南院)睡在他旁边,宁肯让蚊子叮自己,也把蚊帐让给他罩。梁达松的学生马世明在回忆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往事时说:“一次学校勤工俭学组织学生挑粪,粪坑有点深,要站下去,同学怕脏,一个也不愿意下去打粪。梁达松看到把裤脚卷起,一步就跳下去打粪,同学们都受到梁达松的影响在以后干劳动中都不怕脏。”

  1958年春,一个所谓“偷了生产合作社的菜”的学生被赶出校门。秋季学期要求复学,其他班都不愿接收,教导主任征求梁达松的意见时,他很爽快地就同意接收在他负责的初23班。为使孩子茁壮成长,梁达松针对这个孩子的特点,循循善诱,多发现、多鼓励、多肯定她的优点,即使出现某些缺点能够及时指出。在梁达松的鼓励下,该名学生进步很大,学生也不再岐视她。1961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楚雄一中,后来又考上了云南大学,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抓学生巩固工作中,梁达松先后数十次到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动员学生复学,到过永仁县维的乡的阿者尼、么吉里、桃苴;永兴乡的立溪冬、干树子、白马河等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过梁达松耐心的说服、劝导,许多已辍学回家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又重新回到了校园。看到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地读书,梁达松心里也是乐开了花。1982年,一个来自永仁贫困山区直苴的学生因家庭贫困,加上学习成绩不好一直申请不到助学金而辍学。虽然梁老师不是这个学生的班主任,但梁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用了两天的时间到直苴找到这个学生,答应帮助这个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后来梁老师不仅帮助这名学生申请到了助学金,还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3元钱资助这名学生完成学业,而当时梁老师的工资只有40多元。

  1993年退休后,梁达松常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勉励自己,坚持老有所为,积极为为永仁的教育事业献计出力,真可谓献了青春又献白发。在此期间他还从自己的退休工资中拿出钱款,资助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2012年起,他毅然决定在有生之年每年捐一万二千元奖助永仁的学子,并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设了“凤凰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更加奋发进取,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考取更好的大学,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报效祖国。到今年,他已捐了四万八千元。同时,他多方奔走,“凤凰奖学金”得到了武汉、广州、攀枝花、昆明、楚雄、临沧等地很多爱心人士的解囊捐助,募捐了七十多万元,颁了三次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梁达松老师在永仁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中,被县委、政府表彰命名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梁达松对别人的孩子关爱有嘉,而对自己的孩子很歉疚。1963年梁达松忙于工作,忘却了对自己妻子的关照,妻子因劳累过度致使怀胎八个月的男孩早产夭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庭照管得太少,自己三个孩子的教育也全托给教她们的老师,学习上没作过什么辅导,生活上也只推给妻子照料。

  于无声处爱飞扬。就凭着当时一个年轻人的热血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梁达松义无反顾主动申请到当时最边远贫困的云南边疆小县永仁县一中任教。一去就再也没有离开,一去就是五十多年,一去就是一辈子,他用一生的执着坚守诠释了“一诺千金”的真正涵义。梁达松把“忠诚”二字刻在了边疆山区的山山水水中。他就像一棵柳树在最艰苦的地方生根发芽,又像一棵青松咬定青山任他东南西北风。他春风般温暖,为山区孩子带去希望;他春雨般细腻,滋润山区孩子的心灵世界。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傻?”梁达松说:“没有傻瓜,哪来聪明人?”还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执著,到底图个什么?”他的回答是:“大山里的孩子需要我,我喜爱永仁的一草一木。”就这样,梁达松成了扎根边疆山野中的一棵小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梁达松用五十余年的时间,践行了“献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诺言,用大爱照亮大山深处一双双深邃求知的眼睛,坚守住了一个灵魂工程师的精神家园,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先行先试者。也许有人会认为扎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50年,梁达松就是一个傻子,自讨苦吃,梁达松只属于那一个时代,现在过时了。但我们要说,不!梁达松的精神永不过时。人性的光辉是不分时代的,现实中仍然有很多梁达松式的人民教师,扎根山区,义无反顾,呵护山乡的花朵。时代虽然不同,精神永不褪色,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梁达松精神,将来的时代仍然需要梁达松精神。

  崎岖事业路,殷殷教育情。在58载的永仁教育征程中,梁达松老师用他矢志不移的教育情,一点一滴在永仁彝山这片热土上演绎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谱写了一篇篇壮丽的诗篇。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云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