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起军
诚信40载做建筑业良心工程 好声誉赢得回报
  诚实守信
  江西
  2014年12月
1.jpg
人物故事:

  朱起军,男,56岁,中共党员,新余市分宜县起军建筑有限公司经理、分宜县工商联常务理事、新余市湖南商会副会长。

  朱起军从事建筑业40多年,诚字当头,踏实做人、诚信做事,做下大小建筑工程500多个,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好评,被老百姓称为“免检工程”;常年跟有农民工60来人,大家都称他是个诚信人;他积极参与捐款捐物、助弱扶贫等公益事业。

  诚信工程“不差质”

  1971年,现年56岁的朱起军跟随父亲来到分宜,从学徒开始,逐步由施工员、项目经理、建造师做到了建筑公司经理。从事建筑行业40余年的经验告诉朱起军,必须在保障工程质量上下力气,赢来好声誉方能迎来发展。于是,他严把材料、施工管理、工程检验“三关”,倾力夯实工程质量。采购建筑材料,严格进货渠道,不是正规厂家生产、没有合格证的一律不考虑;实行制度管人,实行质量安全与员工收入挂钩,倒逼员工严守安全底线、遵守施工规程;落实质量安全检验,对工程中出现的大小质量问题“零容忍”,质量不过关的,一律重做。2013年,在为钤山镇大岗山中心学校做2个乒乓球桌时,朱起军发现其中一个做好的桌面有道很小的裂缝,也认为质量不过关,当即要求员工砸掉,重新砌上水泥。同时,对合同承诺的,即使亏本,也要让对方满意。在钤山镇财政所办公楼工程实施后,因为根据县里规定,压缩了承包款,与原投入的建设资金差距较大,做下去就意味着亏本。当时,家人、朋友都劝朱起军不要做,但秉承“诚信第一”的他硬是把这一“亏本工程”做成了全县一流的乡镇财政办公场所。为此,他亏了10多万。

  正是因为这种诚信,让朱起军为公司和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县工业园内几条道路要建,别人想方设法想接接不到,可园区负责人却主动电话邀请朱起军参与投标承建;钤山镇一些村组道路维修、村委办公楼新建等,项目一立项,朱起军就收到了“邀请函”……截止7月份,朱起军今年就接手5个工程。一生中,他承包建造了大小建筑工程500多个,因为工程造价低、质量有保障,被当地百姓称为“免检工程”。至今,他建造的分宜电机厂家属楼工程是全县建筑行业有史以来第一个评了六个第一的工程,这个“县优、市优、省优工程”成为了全县建筑企业参观学习的模范工程。

  诚实做人“不差量”

  诚实是立人之本!在朱起军的“字典”里,这就是他的为人准则。

  朱起军把诚信纳税作为诚实做人的体现。1983年,朱起军承包了面临倒闭的原大岗山建筑公司,开始了自己建筑创业路。创业初期,尽管公司效益时好时坏,但每年需上交的3万元承包费都“雷打不动”地入了原大岗山政府的账目。注册成立分宜县起军建筑有限公司后,虽然所接工程有大有小,但朱起军都总是足额如期上交税款。2010年,他承包了钤山镇上村林场专家楼、宿舍楼新建和办公大楼装修工程,向钤山镇政府上交税款30万元;2013年,钤山镇砻里村村委地面吸水砖工程整个工程才10000元,可1000多元的税款却按期交到了税务部门。

  对于跟随自己东奔西跑创业的员工,朱起军不仅坚持按季度足额发放工资,还在他们出现困难时提前预付工资。湖南湘潭汤光伟俩兄弟,在朱起军公司打工10多年,从当年的小工慢慢做到了领班,工资也从以前几十元每天加到了现在的280元每天。2013年5月,兄弟俩觉得自己有了创业的底子,决定离开公司单干,向朱起军请辞。一下子缺了两个领班,虽然让朱起军感觉有点措手不及,但他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不仅叫财会把工资送到兄弟俩手上,还把自己在建筑行业积累的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告诉他们。而同样是员工团队中的熊光阳,前些日子因为母亲身体原因弄得手头紧张。得知情况后,朱起军一下子给他提前支付了一个季度的工资,让熊光阳的母亲有钱治病。同时,朱起军还相信别人的诚信。在承包钤山镇冶元村村委办公楼工程时,因村委资金有限,45万工程款未能及时付清。而这时,建筑材料商因经济困难上门“取债”。在看到冶元村村委负责人真诚的眼神时,朱起军选择离开,自己出利息从银行里借钱结清了材料商的款项。“他是个有良心的老板,信守承诺,我们都愿意跟着起军老板干。”正是有了这种诚实和信任,朱起军的员工队伍越来越大,从以前10多人,发展到了现在60多人,从以前的纯粹湖南湘潭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分宜本地人占三分之一。从业40年来,朱起军承包的工程从未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由此引发的上访、闹事、恶性讨债等事情。

  踏实致富“不忘本”

  靠着踏踏实实做事业,朱起军富裕了。但他没有忘记曾经给过他无私帮助的人。“小时候家里穷,小学五年级没读完就跟着父亲来钤山做学徒,是钤山人让我有了今天,我要尽己所能汇报他们。”朱起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此,他为大岗山希望小学自来水工程捐款20000元,花费8000元赠送1根旗杆并帮助做好,连续5年每年向大岗山中心学校10个贫困生捐款1万元;在家乡湘潭修路、修桥缺资金时,他捐款4.2万;四川汶川地震,他以党员身份捐款500元;看到自己承包工程的所在地桥、路坏了烂了,只要工程量不大,他总是带领员工修好补好;他还主动与钤山镇困难党员、孤寡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到他们家中送钱送物、交流谈心,想方设法帮扶。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江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