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南岸好人】退休交警用108罐食材为父母建起“营养厨房”
发表时间:2022-05-17来源:“南岸文明行动”微信公号

  上午11点半,59岁的洪敏才又忙碌起来。他要给99岁的生父和85岁的养母做午餐。 

  他先取一小杯大米,在米中倒入一些藜麦、白青稞、小米、玉米碎,混合后放进电饭锅里煮。煮好后,又在饭里浇上鸡汤,夹入已经剃掉骨头的鸡肉,已经煮熟的鹰嘴豆、南瓜、青菜,然后一起倒入破壁机里打碎。最后倒在碗里,加上一点蜂蜜,或者撒上一点白糖,午餐就做好了。 

  他做的每顿饭都很“复杂”,7年多来,几乎天天如此。他的厨房里有108个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不同的食材,它们组成了专属于他父母的“营养厨房”。 

  孝心藏进罐子

  走进洪敏才位于江南水岸的家,紧凑的两居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一共108个。厨房里摆不下,就摆在客厅的架子上,让他的家看上去像个粮油店。 

  洪敏才说,父母上了年纪,饮食结构需要合理地调整,以便他们的身体更好地吸收。在饮食搭配上,他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10年前,养母刘吉英想回永川的老家生活。当时还是一名交巡警的洪敏才便把养母托付给老家一个亲戚照顾。刘吉英年轻时脊椎被石头砸伤,劳动能力弱。回到老家后,尽管有人照料,但身体越来越差,还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为了更好地照顾养母,2013年,洪敏才选择退休将其接到身边亲自照顾。 

  洪敏才的生父蒋万辉此前一直跟着洪敏才的哥哥生活在永川农村。2015年,蒋万辉突然生病,医院怎么治都不见好转,最后通知家人准备后事。洪敏才回到老家,见生父瘦成了皮包骨头,但医生说并没有查出病因。他觉得生父只要照顾得当,身体还有可能恢复,但哥哥经济条件不好,他便提出带生父去重庆,由自己照顾。 

  就这样,两位老人成为了洪敏才生活的全部。 

  生父到来之后,他发现,如果膳食营养搭配合理,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老人的身体会比之前好一些。于是他开始学习营养搭配的知识,查阅了大量书籍,浏览了无数网页,一个个瓶瓶罐罐被他搬进了厨房,“营养厨房”慢慢建了起来。每次做饭,他都像个将军在厨房里“调兵遣将”,从不同的罐子里取出不同的食材,搭配在一起,给父母做营养餐。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养母的身体硬朗多了。生父来重庆生活半年后,不仅重新容光焕发,还可以下地走路了。 

  尽力笑对生活 

  要想身体健康,除了注意饮食,生活上的护理同样重要。生父年事已高,养母肢体残疾且有老年痴呆,两人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除了吃饭,穿衣、行走、大小便、洗澡等日常大小事务,都需要洪敏才服侍,洪敏才都很用心。 

  老人对气温很敏感,稍有不适就会生病,洪敏才就尽量让家里保持一个相对恒温的状态。冬天,家的取暖器、电热毯要常开,夏天空调也不能关。他还在墙上挂了温度计、湿度计,随时监测室内的情况。每个月,他家仅电费就要近1000元。 

  养母有老年痴呆,需要人随时在身边看护,但洪敏才难免要出门买菜、办事。有一次他从外面回来看到满地是血,吓了一大跳。原来养母见桌上有甘蔗,便找刀来削,结果伤了手。尽管没有大碍,但他心有余悸。为了能随时看到两位老人的动态,他在家里安装了监控。 

  除了水电、购买“营养厨房”食材等开支,两个老人因都有旧疾,每个月的医药费在1000元左右,这些加起来,洪敏才的退休金根本不够用。但是他很坚强,心态始终阳光,没有向任何人喊过苦。 

  孝道言传身教 

  近日,洪敏才被推选为“十三五”期间“南岸好人”。得知自己入选“南岸好人”,他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做的都是自己该做的事情。他们养我小,无怨无悔,我养他们老,也必须尽心尽力。” 

  洪敏才说,他的亲生父母和养父母都是十分善良、孝顺的人。或许这些优秀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 

  洪敏才的养母其实是他的舅妈。舅妈年轻时,在工作中被石头砸伤了脊椎,不仅劳动能力减弱,还失去了生育能力。当时还没有孩子,这让她和丈夫很痛苦。这对夫妇对洪敏才视如己出,百般疼爱。 

  在洪敏才的印象中,不管是生父,还是养父,都是性格温和的人,从来没与人红过脸。他们对自己的长辈也十分孝顺,养父经常把单位发的肉票攒起来,给洪敏才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换罐头、月饼等。这些事情洪敏才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长大后,养父过世,洪敏才扛起了照顾养母的全部责任。他结过婚,但女方来到洪敏才家后发现负担重,很快又离了婚。洪敏才理解对方,他现在也不想过多的考虑自己的事情。目前,他只想把两位老人照顾好,不给自己留遗憾。 

责任编辑:王 楠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