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图.jpg
"好大夫"赵庆收
三赴灾区义务就诊 小小银针救千人
山东省济南市赵氏中医诊所负责人赵庆收是一名中医医生,他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经常免收病患的诊疗费;当青海玉树、四川雅安、甘肃定西发生地震后,他更是三赴灾区,九死一生,义务救治伤员数千人;他生活简朴,自己不舍得吃穿,将大部分积蓄都用在病人身上。2015年9月7日,赵庆收修葺租房时不慎摔落、医治无效不幸身亡,他5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2016年6月,赵庆收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5年9月7日上午10点,在山东省济南市齐鲁医院,一场小型的募捐活动正在安静地进行。募捐对象是一名中医医生,名叫赵庆收,他因修葺房屋从楼顶摔成重伤,此时正躺在病床上。募捐者大都互不认识,他们或是赵庆收曾经救助过的病患,或是赵庆收的朋友。募捐的原因是,赵庆收前期手术已花费10多万,还需要约20万,家里一时拿不出这些钱。 
    然而,募捐还没结束,赵庆收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赵庆收用医术为灾区人民服务。视频来源:央视网

1.医者仁心 他多次免费为困难病患诊治

  

    2008年,赵庆收从老家来到济南,开办了一家中医门诊。
  位于党杨路马庄附近的赵氏中医诊所,一楼是接诊处,面积不足20平方米。三张诊疗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陈设极其简单,墙上的锦旗像美丽的墙纸一样挂满了整个屋子。来济南7年了,赵庆收依旧租房开诊所。
  “开诊所的不应该都很有钱吗?怎么还交不起医药费?”人们有些纳闷。

    赵庆收的弟弟赵庆银说:“我家是祖传的中医,我和大哥从小就受熏陶,尤其是我哥,见不得病人受苦。哥哥医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他对待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逢年过节还要买上东西去困难病人家里看看。他看病收的费用本来就少,看到条件不好的患者干脆就不收了,还经常去灾区当志愿者,都是自费的。所以,他家里这些年真没有存下什么钱。”   

赵庆收在济南的诊所。图片来源:泰安文明网

  2008年夏秋之交的一个夜晚,20岁出头的女大学生李慧,从济南历城区彩石镇游玩了一趟回到济南市区后,突然全身浮肿起来。本来体重不重的她“看起来就像个大胖子”,之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胃部浮肿厉害的时候,肚子也跟着鼓起来,像怀孕了似的”,她去各大医院检查都没发现异常,也查不出浮肿的原因,可是身上的皮肤按下去就是一个“坑”,很久不恢复。直到2010年毕业,因为病情,李慧没法去找工作。后来,李慧来到赵庆收的诊所。幸运的是,赵庆收用针灸慢慢止住了李慧的浮肿,持续针灸了几个月后,李慧的病竟慢慢好了。
  “如果没有赵医生,我现在也许是一个190多斤的胖子吧。我很感激赵医生,病好了后曾在他诊所里帮忙打点店面的活。”
在诊所帮忙期间,李慧发现赵医生经常免费给人针灸看病,有时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患者求助赵庆收,他不但分文不收,还主动上门查看患者病情。那时候,赵庆收的诊所每天都堆满了用过的银针。

    李慧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一名建筑工人被重物砸伤腰椎,好多医生直接宣判他后半生会瘫痪。赵大夫得知后,立即去看他,每天都上门为他针灸,一分钱都不要。经过治疗,现在那个建筑工人已经能自己拄拐走路了。”

2.三赴灾区 小小银针义务救治数千人

 

    近年来,不管哪里发生地震,赵庆收都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每次他们都自掏腰包买车票,花几万块钱买上万根针灸用的银针。赵庆收的爱人张菊梅说:“老赵穿的衣服都是地摊上买的,二三十元一件,最贵的一套西装也不过200元。他也舍不得为自己交医疗保险,但只要去灾区,即便花再多钱他也从来不心疼。”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赵庆收和一个朋友带了一万多根银针赶赴灾区,免费救治了灾民近千人。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庐山发生7.0级地震,赵庆收得知后,马上和爱人、弟弟以及徒弟一行4人带了一万多根银针,经过20多小时的行程,抵达震后当地最大的一个安置点——宝兴县海南高级中学体育场,开始了长达8天的救援。

  由于治疗效果好,一传十、十传百,前来找他针灸的人越来越多。“第一天治疗100多人,第二天200多人,第三天300多人,后来当地给搭了3个帐篷,专门安置前来治疗的群众”,几天时间里,他们共救助了近千人,直到用完所有银针,赵庆收一行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灾区。

    就在这一次,连续几天的高强度救治让张菊梅吃不消,她在救治途中曾两次晕倒。“眼前一黑就栽到地上了,赵庆收在外面给人看病,没空过来管我,我坐在地上缓了半天,掏出银针给自己扎了一下,这才慢慢好了。”张菊梅说。

2013年四川庐山地震后,赵庆收赴灾区义务为灾民救治。图片来源:央视网视频截图 

  2013年7月,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赵庆收再次申请赴灾区救援。由于灾区余震不断,他掉进地震造成的山体裂缝中险些丧命。尽管被同伴及时拉了出来,不过左腿还是受伤了。他在当地待了半个月,一万多根银针全用完了,当地中医院又补给了一千多根,救治了一千多名伤员后,他才赶回济南。

  参与了三次灾区救治之后,赵庆收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感受最深的是灾区余震不断,灾民们恐慌得不敢睡觉,80%的人处于失眠状态。“有的妇女昼夜抱着孩子,一有地震就赶紧跑,身心疲惫不堪。我一边用银针给他们针灸,一边安慰他们,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在赵庆收保存的本子上,记录着很多被救治人员的姓名和留言。其中一名叫路树科的年轻人写道:“我父亲路浦堂是一位64岁的老人,在受灾时突发脑梗塞晕倒,多亏赵中医的妙手救治,非常感谢。”赵庆收的录像机里还保存着这一段视频。赵庆收说:“当时,这个老人距离我们的救治点比较近,听到消息后我们跑了过去,当时老人已经牙关紧咬,我在他全身的十几个穴位扎针,老人很快有了反应,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坐起来了。”
  在赵庆收的小诊所里,可以看到满屋挂满的锦旗,其中仅岷县被救治过的灾民就送给他9面。据说,赵庆收生前还拒绝了不少人要送锦旗给他的好意,因为“他们那里生活太难了,做一面锦旗都要走老远”。

3.英年早逝 他还欠爱人一场婚礼

 

    2015年9月5日,赵庆收在修葺房屋时从二楼的屋顶摔落下来,内脏受到创伤,被紧急送往医院。失血性休克、粉碎性骨折……诊断病情出来后,伤情之重让家人始料未及,一时难以接受。

    医生说,因为赵庆收的内脏血管受到压迫,血流不畅,如果不做手术,生还的机会非常小。但如果做手术,手术的成功率只有30%。得知消息后,赵庆收不同意做手术,爱人张菊梅和家人也左右为难,一时无法决断,只能盼着他能早点好起来。据赵庆收的好友王先生透露,赵庆收初步的手术所花费用几乎都是借的。“他生活很简朴,平时不舍得吃喝,攒的钱全都用在病人身上了。”

    得知他随时有生命危险,被救助的李慧、还有不留名字的众多人士,以及他的好多朋友,纷纷从北京、江苏等地赶来,大家聚集在医院为他募捐,很多人现场抱头痛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当场捐款2000元,还带来了好多慰问品和自己亲手做的饭菜。

    所有人都不曾想,募捐的钱还没交到赵庆收手上,7日中午11时30分,赵庆收内脏血管突然大出血,匆匆地离开了……


2015年9月17日,朋友前来赵庆收家里祭奠他。记者 时培磊 摄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张菊梅说,赵庆收离世前一天晚上还因为不能亲自诊治病人而着急,“他嘱咐我,在他住院期间,一定不能耽误病人治疗。”说话间,张菊梅接到一个电话,是赵庆收的病人打来的。听闻赵庆收过世的消息,电话那头的人号啕大哭。
  “平时诊所的人络绎不绝,现在突然冷清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老赵是个好人,我们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啥的,找他扎几针就好,没想到以后再也没机会了。”不少住在诊所附近的人纷纷哀叹。
  一生出钱出力做好事救助他人,死后家属连支付医药费的钱都筹不出来,一度无法安排后事。社会各界人士被赵庆收的行为和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纷纷解囊相助。每月退休金只有三千元的钱先生,甚至亲自骑着电动车将一万元善款送到张菊梅的手中。

    好心人的帮助让张菊梅心里温暖了许多,她哭着说:“别人现在反过来帮助咱,我很感激!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报答更多的人。”她说处理完老赵的后事后,希望成立一个“赵庆收义诊队”,将更多有爱心的医生组织起来,帮助更多的人。
  张菊梅说,她和赵庆收相识于2012年。她也是学医出身,在一家学校从事医学方面工作。2012年,疾病缠身的她经人介绍,到赵庆收诊所治疗。经过一段时间针灸,她的病很快痊愈。从那之后,她不但迷上了中医,更对赵庆收芳心暗许。俩人约定2015年国庆节举行婚礼,谁知却成为了泡影。

    2015年9月17日下午,家人付清了医药费后,赵庆收的遗体从医院里被取出。当天,他的骨灰被安葬在老家墓地,按照当地风俗举行了葬礼。在村民的感动与惋惜中,赵庆收真正走完了他的一生。在这里,张菊梅这个还没有过门的媳妇,见到了赵庆收老家的亲人。虽然没有过门,但她决定赡养赵庆收的母亲。
    捧着赵庆收的笔记本,张菊梅说:“这些都是病人写给老赵的,他大半生都在救人,是我的骄傲!虽然他走了,但我还要继续干下去,要成为像他一样的大夫,我相信,在九泉之下的他一定会欣慰的。”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赵庆收“好中医”赵庆收:三赴灾区一枚银针救治数千人等稿件综合,感谢泰安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如果没有一颗体察病人疾苦的善心,赵庆收便不会多次免去他们的诊疗费用,以致于自己多年攒不下钱,只能租房住;如果没有一颗怜惜伤者疼痛的爱心,赵庆收便不会三赴灾区自费为灾民救治,即使爱人几次累晕在现场,也无暇顾及。赵庆收是个好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弘德扬善的义举充满了正能量。赵庆收是位好医生,他的事迹虽然平凡,但他医者仁心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陶恒)

     【本网点评】

    ·赵庆收:大医精神的实践者
    ·赵庆收:舍得之间显大爱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