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金笔、世博特许产品“中国红”14K金笔、APEC官方专用金笔、G20峰会专用笔、“一带一路”元首圆桌会议用笔……英雄金笔厂的展示厅里一批特殊样品,不仅是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更是上海英雄金笔厂的光荣。而这些产品的金笔尖都出自刘根敏及其班组成员之手。 1.笔尖“绣花”攻坚克难 巧手打造“重磅”金笔
1987年的夏天,不满20岁的刘根敏,从一名技校生成为上海英雄金笔厂的一名工人。没想到,自己在制笔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刘根敏用放大镜观察笔尖。图片来源:上海普陀区文明办 1997年,英雄厂接到了制作香港回归中、英两国领导人签字金笔和纪念香港回归18K限量版纪念金笔的任务。 刘根敏用锉刀磨磨具。图片来源:上海普陀区文明办 在纪念笔试制期间,他和班组成员连续加班加点,先后刻坏了五套模板,做坏了一百多个笔尖,手破了再破、磨了再磨,他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模板,手工调整一把“笔尖上绣花”的专用锉刀,经过数月努力,他们终于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商标打在金片上无误差。当这批特色鲜明、做工精美的香港回归18K限量版金笔送到相关单位时,验收方和接受方的专家和领导个个拍案叫绝:上海英雄金笔厂的工人绝对是“英雄”。 2.坚守梦想不忘初心 助力“英雄”重振辉煌
英雄钢笔是老上海的标志,承载了一代人的美好记忆。然而,现代化、流水线、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让上海手工制造举步维艰。 刘根敏(左一)在车间操作机器。图片来源:上海普陀区文明办 他常常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保障完成厂里的指标。 3.传授技艺毫无保留 “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作为企业骨干,刘根敏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仅自己勤于学习笔尖模具制作本领,而且主动参加师傅带徒活动,先后与多名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协议。 刘根敏正在给徒弟授课。图片来源:上海普陀区文明办 刘根敏,以他精益求精、执著专一的匠人精神,带领他的金笔尖小组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用默默坚守为打造“英雄”百年品牌、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他是“英雄”背后的英雄。 (文字来源:上海市文明办 普陀区文明办) 编辑点评
笔尖是钢笔的灵魂,老刘就是雕琢“灵魂”的人。没有高学历、没有惊天动地,一把锉刀、一份坚持、一颗初心,靠着过硬的技术、极致的追求,工匠刘根敏在笔尖绣出美丽梦想。谢谢你,中国工匠,有你,中国制造就有了力量。 (责任编辑:孙茜) 【本网点评】 ·刘根敏:一位出色的钢笔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