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时,这个扎马尾辫、皮肤白皙的“学生妹儿”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到农村去,为村民们做事情。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当她如愿考上“大学生村官”,下到基层时,起初并不被村干部看好,各方面的工作都令她窘迫不已。然而,凭着倔强好胜的那股子拗劲儿,凭着勤奋肯干的踏实作风,她最终干出了一片天地。 张雪。图片来源:重庆市荣昌区文明办 1.她就想为村民们做点事
2009年大学毕业后,张雪被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录用。正当她准备去银行报到时,却被一篇关于重庆市荣昌区一位蔡姓大学生村官开展特色养殖带领村民们致富的报道给吸引住了。经过深思熟虑,张雪决定放弃优厚待遇的城里工作,到农村去做一名大学生村官。 张雪开展“梦想课堂”进院坝。图片来源:重庆市荣昌区文明办 两个月内,张雪测量了近2000亩林地,足迹遍布全村,村民也逐渐熟悉了这个既耐心又细心的“大学生村官”。最终,鹿子村上报的档案最规范,张雪也被评为全镇唯一“全县林权改革工作先进个人”,令村“两委”干部刮目相看。“这是我当村官以来,为村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张雪高兴地说。 张雪带动村民发展林下养鸡。图片来源:重庆市荣昌区文明办 从此,每每走在乡间的道路上,她就想,如何让村民都一起富起来,生活得更幸福。很快张雪就有了主意,想带领村民发展林下养殖业。听说发展林下养殖前期要投一大笔钱,村民没有一个愿跟着她干。张雪心一横,回永川老家向父母、朋友借钱。父母拗不过她,给了钱,同时丢下一句狠话:“这10万元是你的嫁妆,亏了就没陪嫁了。” 2.她用实际行动带民致富,获得村民一致认可
“乡亲们,张村官带领我们一起发家致富,自从她来到我们村后,荷包比原来鼓了不少……”2010年底,鹿子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会上,部分村民高声议论起来。 张雪开展红十字分队服务。图片来源:重庆市荣昌区文明办 鹿子村有村民7000余人,仅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村道与外界相连,交通极为不便。为了改变出行难的现状,张雪带头捐款,积极到区级各部门争取支持,先后筹集到资金近200万元,在半年内建成沥青路2条,共6公里,村子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出行再不为难了。 3.她创办“在村头” 为农村电商砥砺前行
2013年9月,张雪调任安富街道通安村任党总支书记。与相对偏僻的鹿子村相比,通安村经济发展较好,但是张雪很快发现,这里一是乡亲们用的部分商品很“山寨”,许多不合格产品流入了农村市场;二是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很严重,农产品的产销售信息化不畅通。张雪又开始琢磨起来:“能不能像淘宝一样搞本土化电商平台,把农产品推广到更多区域?同时,又让全国各地的销售商买到好的农产品呢?” 张雪到农村院坝进行电商政策宣讲。图片来源:重庆市荣昌区文明办 2014年,经过不断走访了解后,张雪创建了“在村头”农业电商微店,帮助通安村村民代销鸡蛋、蜂蜜等土特产,同时代购农资。 张雪在安富街道通安村开展电商培训。图片来源:重庆市荣昌区文明办 “在村头”农村信息化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雪先后受邀到6个区县、3个市级部门交流农村电商工作思路,为近2千名农村电商人员授课近40次。通安村成为了2015年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的示范点。 编辑点评
做一名大学生村官,既是一种职业的选择,也是一种人生方式的选择。农村环境的陌生,自身阅历的浅薄,职业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煎熬,张雪用坚强、坚韧和坚持,实现了华丽蜕变,用六年时间换来了当地村民的信任和认可。“不负青春”,当青春成为千千万万基层中国梦的一环,也就成就了青春的价值。 (责任编辑:陶恒) 【本网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