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深化文明实践 汇聚精神力量——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2-05-09来源:陕西文明网

  在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西王莽社区,有一个“社区周末陪伴站”。一到周末,这里成了社区老人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这边,少儿美术、创意粘土、作业辅导、动漫电影等各类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发散式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那边,硬笔书法、中老年书画、啦啦操、图书角等活动,让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乐,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

  这个“周末陪伴站”整合了社区、志愿者等多方社会资源,通过社村(企)联动服务模式,组织驻街单位进社区报道在职党员、辖区各村组志愿者,共同组建了62人的教育服务、助教服务2支队伍。截至目前,已经提供各类服务活动58余节,服务社区老人、儿童300余人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而这只是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陕西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聚焦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市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效传播了新时代正能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赋予这项惠民工程强大生命力。

  组建队伍  构筑文明实践“压舱石”

  西安市在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逐步探索建立了“12345”组织框架和工作体系,即:“一把手挂帅”,三级书记齐抓试点工作;凸显“城乡联动、城乡共进”两大特色,推进城乡文明实践同频共振;建立“三级联动网络”,逐步实现全市文明实践全覆盖;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打造“中心、所、站、基地”四级服务阵地;建好管好“五大平台”,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项工作”落地生根。

  在“新坐标”指引下,西安市积极筹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统一规划、协调指导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2020年下半年,借鉴长安区、蓝田县及秦汉新城试点经验,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纷纷挂牌成立,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相继展开,新思想、新政策、新理念、新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延安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组建党史宣讲队伍120余支,动员道德模范、乡贤能人、乡土人才组成“百姓名嘴”,以“讲、学、播、演、忆、践”等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校园社区,把党史知识、理论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使30余万人次受益。

  安康市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重点内容,纳入市对县区目标责任考核、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和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商洛市各县(区)委书记率先垂范,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长,带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

  宝鸡市成立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先后2次专题听取和研究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市委办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工作安排》,为各县区、市级各部门细化明确了工作任务,实现了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点起步。

  渭南市在做好富平县、韩城市全国试点县(市)的基础上,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拓展到全市各县(市、区)。目前,全市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文明实践所124个、文明实践站1608个。

  铜川市成立了铜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精心举办“奋进新征程 志愿展风采”铜川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启动仪式,拨付198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各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所(站)建设。

  树立典型  擦亮文明“底色”

  走在陕西省的大街小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的身影处处可见。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陕西大地,在百姓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描绘出一幅幅环境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西安市成立区县级志愿服务总队25个,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2600余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000余场,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180余次。宝鸡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设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890个,“暖心出行”“爱心助老”“护苗行动”等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群众的微心愿,深受群众好评。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一名名党员、志愿者日夜值守在防控点,测温、消毒,做好群众服务;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中,志愿者们走上街头,讲述红色历史;每逢节假日,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们身边,总有志愿者陪伴的身影……

汉中市青年志愿者青华对核酸采集完成后的采集点、背街小巷及小区院内进行专业消杀。

  蓬勃开展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广大群众在文明实践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精神风貌。

  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就包括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上世纪四十年代,志丹人民用信天游歌颂共产党,如今,他们用新民歌歌颂新时代。志丹县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创新性地推出了“文明大篷车”——每逢哪家有喜事,“大篷车”的志愿者就用充满陕北特色的说书、节奏欢快的快板、喜气洋洋的民歌为村民助兴。节目间隙,还发放倡导文明新风的手册、书籍等,让喜庆的现场更文明。

央视《新闻联播》系列报道“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延安篇中,在题为《以红色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报道中,提到了志丹县“文明大篷车”。

  每月底,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的乡亲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因为“怀德生日会”又要开始了。以前,有的群众有过生日的现实需求但多年没过了,有的大办寿宴,助长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于是,该县从富平古县名“怀德”入手,探索实施了“怀德生日会 ”文明实践项目,以农民(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情感关怀为纽带、以过集体生日为主要形式,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此外,还有华阴市文明实践“大喇叭”、合阳县“五色花”(红色先锋、绿色生活、蓝色守护、橙色寄托、粉色力量)志愿服务等项目,既畅通了诉求渠道,又拉近了党群距离。

合阳县“五色花”愿服务让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集结在社区,作用发挥在一线。

  弘扬主旋律 画好文明实践“同心圆”

  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快板、歌舞、诗朗诵轮番上演,党的创新理论、身边的好人故事在欢笑声中深入人心,忙碌在田间地头的“百姓名嘴”让理论宣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延安市组织开展群众竞赛活动,依托全市13个文明实践中心、77个文明实践所、752个文明实践站,采取“专业人员 先学先唱、干部职工带头领唱、志愿者指导教唱”的方式,把“抽象的理论”具象成歌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韩城市积极发挥文化名人感召他人、教化群众、引领风尚的作用,成立以文化志愿者贾雪芹、蔡海鹏为领头人的志愿服务队,探索推出了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韩城历史文化,解读《史记》篇章为主要内容的“雪芹说史”文明实践项目。

  “拴正”是陕北地区形容一个人或家庭干净整洁,且做人本分、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充满正能量的方言。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起步,深化积分制运用,建立“拴正人家”治理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了“人拴正、户拴正、村拴正、镇拴正”,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源头活水”。

  彬州义门镇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出发,找到广大群众普遍有赶集习惯这个“突破口”,探索推出了“文明赶大集”文明实践项目,将科学理论、党的政策、主流价值贯穿结合到文化活动、移风易俗之中,给群众营造了一个文明有序、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有效破解了组织群众难、开展活动难、志愿常态难等问题。

  每逢傍晚农闲时间,走进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的各个乡村中,经常能看到农户们聚在一起,手里端着一大碗茶,或聆听民俗专家讲村史、讲习俗,或聆听农科专家讲技术、讲农业,抑或聆听致富带头人讲致富妙招和创业故事……近年来,杨陵区以乡村学堂为切口,以“大碗茶”为载体,着力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文章”,为助推乡村治理取得新突破贡献着“杨陵力量”。

  培育品牌  打造创建“新高地”

  “说事大院真是好,群众拍手齐称赞,乡村振兴齐心干,幸福生活万万年,万万年!”这是汉中市城固县群众自编自排的快板。“说事大院”聚焦理论传播、政策宣讲、培育新风、村民议事,广泛开展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活动项目,成为涵养文明新风、化解基层矛盾、激发民主活力的主阵地。  

 

志愿者在“说事大院”中讲述党史小故事。(资料图片)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西安市未央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堂前燕”宣讲团、开展多样化宣讲活动、培育特色宣讲项目、融合线上线下宣讲方式,推动科学理论宣讲常态化、有实效,打通理论宣讲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化作“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独有偶,铜川市耀州区在各农村(社区)遴选出 66 名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好,热爱宣讲工作的乡土人才,成立“草根” 宣讲团,发挥“取之草根、反哺草根”的优势,借助来自各行各业“民间讲师”的专业及特长,将宣讲课堂搬进田间地头、社区工厂与农家小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延安志丹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推出了“红色夜校”文明实践载体,以各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以村支书、致富能人、乡贤名人为组织力量,一周安排一次课程,在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推进民主议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蓝田县则利用农村婚嫁喜事这一最能聚集农村“人气”的重要节点,把群众精挑细选的“好日子”、村民聚集的“好时机”,变成开展文明实践的“好机会”,设置5个环节,策划推出“蓝田新婚礼”,引领文明新乡风。

  咸阳乾县探索推出了“红色喇叭润民心”文明实践宣讲项目,利用村大喇叭播报和流动“小喇叭”宣讲的形式,在宣传宣讲中,引导群众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让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文化、科技知识、文明理念和新风正气入脑入心入行,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放眼三秦大地,城乡面貌焕发生机,志愿服务精彩纷呈,身边好人层出不穷,正能量不断汇聚,陕西省上下正在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力谱写华彩的文明乐章,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提供思想保证、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张欣慧 梁海燕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