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苏省常市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报道
新华社南京2月25日电(记者李亚杰 顾烨 华春雨)走入江苏省常州市,这里有500余所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讲座10000余场,推荐评议各级各类好人3600余人,覆盖社区居民、农民、公务员、学生、企业家、企业职工、新市民等各类人群。 目前,“道德讲堂”已经逐渐成为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争创文明城的“增长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支撑点”。 一花引来万花开。短短一年多时间,“道德讲堂”吸引上百万人次走进讲堂,沐浴着文明新风…… “群众选选群众,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 文明进步的标杆 钱孟林是钟楼区机械一社区的居民,他还有一个身份——社区“青松书场”的召集人。 在钱孟林的本子上,清楚地写着每次书场的内容主题:中篇弹词《雨露青苗》是专门唱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传统评弹《一粒米》说的是节约;说书形式讲《道德经》中的人生哲理、传统美德孝道。企业家讲述自己艰苦创业,回报社会的心得感悟;“新市民”讲述自己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经历;学生讲述自己刻苦钻研、尊敬师长、助人为乐的点点滴滴…… “南有季子,北有孔子”。自古以来,常州就有“季子故里,诚信常州”的美誉。 2009年11月,常州市在钟楼区试点建设“道德讲堂”。截至2010年8月,钟楼区建成127所“道德讲堂”,开课2021场次,参加人数达91053人(次)。 这,更加坚定了常州市推开“道德讲堂”建设的决心。 2010年8月2日,常州市召开“办好道德讲堂,建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下发《常州市“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推开“道德讲堂”建设。 ——按照“由点及面,以点带面”思路,率先抓好示范点建设。制定出台《常州市“道德讲堂”示范点建设标准》和《百分考核细则》,细化量化建设标准,引导各示范点走上规范化道路。目前,全市建成“道德讲堂”示范点72个,有效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提升。 ——充分利用已有市民学校、小巷论坛、职工学堂、新市民夜校等阵地,综合利用网络、手机报、电视、电台等现代化手段,形成室内室外、虚实结合的立体化阵地网络,为“讲堂”实现功能最大化提供源泉。 ——立足长效,科学推进。全市开展“道德积分”活动,树立“好人好报”价值导向,引导群众主动践行核心价值,“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 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目前,“道德讲堂”呈现出“点上突破、连点成片,整体联动、百花齐放”可喜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