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践行谷文昌精神 助推绿色发展
发表时间: 2019-10-15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世纪50年代,谷文昌同志带领东山县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重视生态、保护环境的精神至今依然富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认真挖掘谷文昌精神中蕴含的保护环境、发展生产的深刻思想内涵,对于山区县统筹落实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探索出一条与新常态相适应、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谷文昌精神的“绿色政绩观”,提高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

  “人生一粒种,漫山木麻黄。”谷文昌同志治理风沙、植树造林,并不是为了政绩而政绩,根本目的是圆东山人民的“绿色”梦,推动东山的发展。今天,我们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过程中更要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把生态保护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树立绿色政绩观,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切实把生态保护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谷文昌精神激励引领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敢于担当的气魄,坚定扛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责任。

  一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信念。生态保护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学习谷文昌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为民高擎一把伞,为民敢扛一片天”的理想信念,敢于主动担当,勇于破解难题。要准确把握大势,明确发展方向,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急于求成,不做表面文章,要把优势做足、把特色做强、把短板补上的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切实走“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三者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信念,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随意占用耕地、过度采伐林木;不能为了一点税收,对资源滥采滥挖,甚至过度开采。要科学规划并严格管控采矿点、采砂点、取土点,坚决遏制乱采滥挖现象,切实抓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重点生态区位的生态修复工作,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

  二要发扬“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谷文昌同志常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敢于实事求是,为人民负责。”面对压力和挑战,要学习谷文昌同志义不容辞肩负起发展责任,站位全局,超前谋划,以“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善于做追问题、解难题的实事好事,做到谋事有责、干事尽责。生态保护与发展这项工作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赢不能输。因此,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铆足抓生态保护的劲头,提高经济发展的能力,凝聚正能量,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意识。要依托山区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林、竹等富民产业,致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要坚持“久久为功”的实干作风。要自觉向谷文昌同志看齐,摒弃“花架子”和表面文章,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以“钉钉子”的精神,围绕既定思路和目标,全力以赴干事创业。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切实以担当促发展,以实干创实绩。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两个责任”,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深化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凝聚起全心全力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以实实在在的业绩造福一方百姓。

  二、善用谷文昌精神的“绿色生态观”,增强绿色发展的理念思维

  谷文昌同志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他致力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建立了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试验小组等领导机制、政策机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形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为东山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推动绿色发展,既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又要切实保护好源头生态环境,增强绿色发展的理念思维,完成“养一方水土”和“富一方百姓”的双重任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一要在经济发展理念中体现“绿色生态观”。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福建发展的生命线,地处闽南腹地的华安县,是漳州、厦门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其水质达国家一类标准,大气环境优于国家一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72.42%,为闽南地区乃至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像华安县这样的山区县,要巩固良好生态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需要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干部群众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谁破坏了都不能答应。在加快发展进程中,无论发展什么产业,无论进行何种建设项目,都要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始终保护好生态环境。只有这样,发展才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更有动力、更有后劲。

  二要在宜居环境建设中体现“绿色生态观”。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经济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建设宜居城乡的必然要求。山区县在建设发展中,要坚持城乡统筹,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建设品位,着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要严格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规划,严把“保护”和“开发”的界限,坚决把该保护的保护好,同时利用好红线之外的发展空间,使生态好底子实现多样化发展,让老百姓能“走进绿色”,而不再是“望绿兴叹”。要切实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加大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力度,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坚决依法予以追究。

  三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体现“绿色生态观”。建设新福建,要强化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山区县的发展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同样不是山区县的发展追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是解决两者相互矛盾的有效抓手和途径,所以转方式、调结构至关重要。山区县要坚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强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理念,更加自觉地培育和壮大生态环保、经济高效、能够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着力推动“生态+”发展,通过实施“生态+产业、+文化、+旅游、+民生、+城建”等等,使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发挥谷文昌精神的“绿色发展观”,把握绿色发展的路径支撑

  谷文昌同志深刻认识到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坚持从东山岛实际出发,从改变生态面貌入手,将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致力于打基础、谋长远,因地制宜,倡导遍植木麻黄和果树林,做到治风沙、发展林业和果业相结合。同时,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兴修水利保生产,使东山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今天,学习谷文昌同志的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着重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着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向绿色生态要市场、要效益、要品牌,加快构建独具特色的绿色体系,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努力走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一要加快构建绿色经济体系。要把集群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倡导农业绿色生产,突出抓好品种、品质、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着力稳面积、提品质、深加工、增效益,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管住舌尖上的安全,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积极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线上线下相互结合,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在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方面,推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生态链向循环再生,加快发展绿色制造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明确限制和禁止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改造升级,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同时,要引导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进行工艺流程再造、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和产品升级,稳妥推进“机器换工”,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外,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要求高、可持续性强的特点,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山区县应依托良好生态优势,积极完善旅游配套,精心培育生态旅游品牌,推进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建设。

  二要积极推行低碳生产模式。把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引擎,深入实施节能降耗。特别是在工业建设方面,可通过设立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的形式,将限制开发区域的建设项目迁入,从而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合理发展适宜性产业腾出国土空间,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也使企业和项目在人流、物流、信息流供给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要摒弃“拼资源、拼环境、拼地价”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为比转型升级、比帮办服务、比产业集聚、比经济效益、比专业招商。

  三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重要的实践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和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之需,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和中华文明传承的必然选择。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之间协商合作,建立宣传教育联动机制,开展以绿色生活为主题的浸入式、互动式教育,大力培育崇尚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社会风尚,唤起大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保护环境成为一种自觉,共同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和普及,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作者:覃轶珊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王 小伟
【纠错】
新时代加油干
文明影音
文明创建
先进典型
志愿服务
网络公益
文脉中华
书读中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