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心设计“疫情课堂” 聚力凸显“四个坚持”
发表时间:2020-05-09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共克时艰,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绍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主动作为、迅速响应,及时引导11所在绍高校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使命,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巧心设计疫情防控这一思政教育“活教材”和“大课堂”,以“四个坚持”深化课程思政内涵提升,在不懈推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中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同频共振,厚植培养了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坚持化危为机,落实立德树人因事而化

  及时联动,加强谋划指导。绍兴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化“课程思政”工作的通知》,引导号召各在绍高校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工作在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统一行动中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坚持化危为机、因势利导,充分借助疫情防控期间各类丰富、鲜活、具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感染力的案例和素材,教育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肩负起观察时代、思考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担当。

  广泛组织,提升辐射效应。在绍兴全市层面先后启动开展了“‘三个地’上话学习”理论宣讲短视频创意制作、系列展播、《浙江日报》“我在之江学新语”专栏文章征集、“ 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全省理论研讨会征文征集等主题活动,广泛组织动员在绍高校思政教师、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务工作者踊跃参与相关活动,努力提升系列活动在高校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此外,还依托“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组织开展了以“春天的浙江”为主题的大中学生“春拍”大赛,通过摄影和短视频作品的征集展示来营造“万物复苏春来到,抗击疫情一定赢”的浓厚氛围。

  坚持挖掘融合,推动价值培育因时而进

  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充分发挥市委宣传部和学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势,聚焦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时政热点等主题,开发了《在抗疫故事中感受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历史上社会危机的种类及其经验教训》等思政课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阐释抗疫斗争蕴含的理论深度和中国力量。同时,注重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实效性和融入度,主动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战“疫”元素和思政资源,营造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截至目前,在绍高校共开设线上课程6103门,参与线上教学教师44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6.95%。

  注重专业知识与价值引导同行同向。各高校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将专业知识的吸收学习内化为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将危急重症护理医学知识讲授与校友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的案例相结合,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纺织工程分院将抗菌纤维的制造技术融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口罩、防护服生产等内容中,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从模块化、装配式建筑设计角度解读武汉“方舱医院”的建设……以各种案例式、项目式的团队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智慧教学手段,实现精细的浸润式隐性教育,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的求知欲强起来,让线上教学课堂转起来,让沉闷的理论教学活起来。

  注重社会实践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各高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充分聚焦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和感人事迹,以召开线上主题团日和主题党日、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多维度开展学生动态、学生治理、学生服务、学生党团、学生宣教等“五星”行动,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和社会担当。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生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拍摄的战“疫”主题VLOG被浙江新闻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载;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学院党支部发起“同舟共济、共同抗疫”口罩捐赠活动,通过在韩国访学的党员教师采购并定向捐赠了5000只N95口罩。在绍高校学子还挺身在前、踊跃报名、科学有序地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工作。据统计,参与人数累计达6万余人次,捐款总计18万余元。

  注重科学普及与心理疏导齐头并进。各高校注重将防疫知识、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教学内容,开设了《抗疫故事与生命教育》《情绪控制与抗疫期间的生活》等课程。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将疫情防控中违反法律规定的典型案例引入法学知识点的讲授,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引导学生探讨“我眼中的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公共意识和法治思维。通过各类系统课程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尊重客观世界、科学理性行事,争做尊法守法的参与者与践行者、文明素质的体现者与涵养者以及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引领者,从而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转化为支持抗疫斗争的强大力量。

  坚持研教联动,助力教学模式因势而新

  凝聚合力汇资源。各高校邀请专家名师指导制定完善了疫情防控专题“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汇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课程思政”参考资料》,充分利用在绍高校现有的2个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优质平台,组织开展跨校协同教学、课程共享和交流研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势有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思政队伍的教学素养。同时还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网络专题研讨、线上集体备课等活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组织教师开展《钉钉直播教学的相关技巧和使用》《如何设计在线教学理论课——让云端的学生不瞌睡》等专题的交流探讨,各校在线互动教师近千人。

  示范课程强引领。各高校围绕专业学科特色,在公共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全校选修课中遴选培育了一批思政功能明显的示范课程。2020年绍兴高等教育内涵项目将计划评审立项不少于20门精品在线课程,并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予以一定比例的倾斜。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进而实现每一门课程都明确思政功能、每一位教师都落实育人职责、每一门专业课都达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工作目标。

  因校制宜创特色。各高校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各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积极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绍兴文理学院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与创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积极打造越秀义工校园文化品牌,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积极倡导360导学管家模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积极创建校园红色学府,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结合“工匠精神”深化实践实训课程,使特色教学课堂成为具有辨识度的育人沃土和思政高地。

  坚持统筹兼顾,保障思政教育因实而谋

  建立制度,加强引导与激励。为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高校探索将线上教学任务开展计入教学工作总量,并将线上教学表现与后续项目评选、评奖评优挂钩,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同时,还制定了在线课程学习学分互认与转化政策,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选修各类线上优质课程,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的积极性。据统计,学生线上教学到课率达到97%以上,线上教学满意率达到94.76%。

  强化平台,提升支撑与协作。为提升“线上课程思政”工作实效,各高校还进一步加强了对线上教学平台的支持力度,引导教师依托学习通、爱课程、智慧树、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利用钉钉、QQ、微信、Blackboard等互动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任务布置、答疑辅导、考核测试等教学环节。同时,强化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的监管,坚决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在线教学运行安全,确保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协同谋划,兼顾短期与长远。各高校还结合疫情防控期间“课程思政”实践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协调整合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坚持把当下的线上教学和开学后的日常教学、当前的教学重点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无缝衔接,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教育的实效和质量。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