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思想藩篱 奋进幸福生活——内蒙古科右中旗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发表时间:2020-04-07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县和国家级贫困县,科右中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上下一心、尽锐出战,截至2019年4月,贫困发生率降至0.13%,138个重点贫困嘎查全部出列。在推进脱贫攻坚中,科右中旗聚焦农牧民“等靠要”等“精神短板”问题,创新实施“一学一带两转三改”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决胜之战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以“一学”为核心,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科右中旗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脱贫攻坚举旗定向、攻坚克难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参与理论学习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凝聚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思想共识。

  组织党员带头学。发挥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作用,依托“双书记”周例会、“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由旗委组织部、宣传部、扶贫办统筹学习内容并指导落实。在日常学习上,形成“理论学习微讲堂—宣传委员—驻村第一书记—农牧民”网上学习微矩阵,制作发放理论知识学习手册口袋书2万册,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并已覆盖全旗95.8%的农牧民党员,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的理论学习格局。

  进村宣讲全面学。重点开展文化扶贫“十进村”活动,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进村、扶贫政策宣讲进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村、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进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村、法治宣传教育进村、脱贫典型故事分享进村、乌兰牧骑巡演进村、文艺志愿服务进村、励志主题电影展映进村,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每年开展“十进村”活动不少于200场次,每个嘎查不少于1次。

  创新形式灵活学。组织“草原学习轻骑兵”等志愿宣讲队伍,选取脱贫致富能手、身边好人等典型,组建“先进事迹宣讲团”,开展“乌兰牧骑+”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讲、唱、传、演”多措并举,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政策理论“飞入乡村百姓家”。2019年“草原学习轻骑兵”宣讲队伍结合“双书记”周例会每个嘎查开展宣讲80余场次,各级大讲堂开展法律、健康、科技等宣讲活动,受众达10万人次。

  以“一带”为抓手,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落实,关键在人。这个“人”,不仅是广大贫困群众,更是众多冲在脱贫一线的党员干部。科右中旗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为推动农牧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嘎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想办法、找出路、抓脱贫,吸引了越来越多群众的参与,被帮扶的群众也越发充满信心。

  开好“两个会”。“两个会”即“双书记”周例会和“主题党日”专题会。针对过去嘎查“两委”联系群众不紧密、解决问题不及时等问题,制定“双书记”周例会制度,确立“四定五步六抓”工作规范(四定: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职责;五步:第一步学习理论政策,第二步总结上周工作,第三步研究解决问题,第四步部署当前重点工作,第五步联系服务群众;六抓:抓管理、抓学习、抓服务、抓指导、抓督查、抓奖惩),由驻村第一书记和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每周共同主持召开,组织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村民大户共同研究解决群众问题。2019年,全旗各嘎查共召开周例会6912场次,收集问题2821个,解决问题2341个。规定每月23日为“主题党日”,各嘎查党组织按旗委组织部审定通过的主题召开会议。

  建立“1带N、2带N”工作模式。这个工作模式即1个带动人或2个带动人一组联合带动N个农牧户。科右中旗抓准嘎查党组织带动这个“一带”的关键,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两委”成员、农牧民党员、村民代表、能人大户等人员中择优挑选5600余人建立带动人队伍,与1.33万户农牧民建立带动联系,当好“思想引导员”“产业指导员”,实现结对带动农牧户全覆盖。建立完善带动联系服务机制,推动带动人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示范带动农牧民实现“两转三改”,打通党员联系服务农牧民的“最后一公里”。

  抓好“三根桩”。“三根桩”即党建直通车、评星定级、末位淘汰。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通过党建直通车对嘎查会议进行远程实时监控,让学习教育可视化、可监督、可追责。开展评星定级活动,严格实行“月积分、季评星、年考评”,实时记录农牧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联系群众等情况。同时,2019年,旗委组织部采取“回头看”方式,督查工作完成和问题解决情况,对工作不力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约谈1人、召回1人。

  以“两转”为引擎,切实增强农牧民“造血功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根本上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必须增加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要让老百姓懂得“既要苦干,更要巧干”的道理。科右中旗结合群众脱贫实际,在观念、形式、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为贫困户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铺路领路、激发动力,使扶贫工作变“外援”为“内生”。

  转变思想观念。建立41个“文明团结超市”,以积分兑换形式激发内生动力,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先进典型评比活动及“德润草原”系列宣讲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农牧民”“好婆婆”“好媳妇”“勤劳致富能手”“自强不息先进典型”等各类先进典型上千人,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广泛宣传模范人物事迹。在全旗范围内对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通过将荣誉送到家门口的形式,增加典型荣誉感,扩大典型影响力。开展“广场舞擂台赛”“脱贫攻坚故事分享”比赛,在“科右中旗发布”和电视台进行同步播放,并进行网络投票及表彰。率先启动农村牧区“诚实守信”三年行动,针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现象,开展算账理财宣传教育,切实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转变生产方式。以优化结构引转变,按照“稳粮优经增饲草”调整思路,加快实施“旱改水”“粮改饲”步伐,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狠抓“三禁”促转变,依法严惩重罚,实施饲草种植、舍饲养殖、青贮窖池建设等项目,农牧民实现从“要我禁”到“我要禁”的可喜转变,草原重现“风吹绿草遍地花”“万亩杏花如云似霞”的美丽景象。以多元增收带转变,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牧民流转土地,促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让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更多投入到舍饲养殖、设施农业、庭院“五小”产业中。冬季各类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农牧民冬闲人不闲,致富门路宽,一年四季忙挣钱。实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行动,开辟线上增收门路,培养一批“下地懂技术、上网能销售”的农民经营能手。推动文旅融合,重点打造图什业图王府、五角枫景区、翰嘎利湖等景区景点,带动发展图什业图王府刺绣、银器、四胡、奶制品等特色旅游商品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农牧渔家乐30多家、自治区乡村旅游星级接待户8家。

  以“三改”为抓手,努力优化农村牧区环境和农牧民生活质量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移风易俗,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科右中旗有意识地从政策上规范群众生活行为,引导大家把生活建立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让“新民风”成为破解“精神贫”的良方。

  改变人居环境。启动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投入5000万元集中整治嘎查环境,制定《农村牧区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办法》《村庄环卫制度》等规章制度,全面实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在苏木镇推行嘎查环境卫生“月评比”活动。依托京蒙帮扶项目,配置嘎查保洁保绿员714名,并为每个嘎查划拨5万元专项经费,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开展农村清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全面清扫村屯街巷卫生,农户自发对房前屋后进行自清。如今,广大农村牧区形成村村比干净、户户比整洁的良好氛围,处处焕发生机。

  改变陈规陋习。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协会等“一规四会”,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文明新风,明确要求嘎查“两委”成员、党员做到余事“三不”,试点推行“饭店降费、嘎查补助”方式,保障每桌宴席标准在500元以内。倡树婚嫁新风,通过举办“草原小镇集体婚礼”等活动,引导农牧民自觉抵制高额婚庆彩礼,新办简办喜事。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各家各户进行移风易俗宣传和引导,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开展政府购买文化志愿服务试点工作,招募专业文化志愿者,利用春节、国庆节等传统和重大节日,组织开展集中汇演、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文明创建促进陈规陋习改变,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个、自治区文明村镇13个,嘎查村屯纷纷比学赶超创建示范典型。农村牧区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改变饮食习惯。在全旗30个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示范嘎查同步开展“科右中旗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发放“限油壶”“限盐勺”等日常膳食工具,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义诊、宣讲等活动。拓宽宣传平台,利用图什业图学习讲堂等平台,邀请著名医学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在旗电视台循环播放“三减三健两控两禁”公益广告,在旗微讯平台开设“健康快车”专栏定期刊发健康卫生知识,组建农牧民微信群、QQ群,搭建网上健康膳食知识微课堂。农牧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共科尔沁右翼中旗委员会)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