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栖霞:畅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19-12-19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号角。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引领,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繁荣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栖霞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围绕弘扬文明风尚、建设美好家园主题,精心策划“我爱我家”社区(村居)文化节,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文化节+N”活动模式,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凝聚起社会文化力量,发挥出文化资源功效,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赢得广大群众好评。

  “文化节+汇演”强带动,搭建载体、创新形式,激活城乡“文化基因”

  高质量文艺节目是增强文化活动观赏性,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的关键。文化节前期,栖霞市委宣传部紧抓关键,着重加强文艺作品顶层设计,按照“抓创新、接地气、出精品”原则,组织吕剧团、戏剧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专业社团组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充分挖掘传统特色文化和非遗资源,运用现代表现方式包装打造,并积极融入文明理念,精心编排出吕剧《衣家人》《戏说斗富》《牟二黑子传奇》、歌曲《邻居之歌》《好人》、相声小品《礼仪》《回家》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通过文化大篷车在基层巡回演出,赢得群众一致好评。文化节期间,还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各村各社区指导组建锣鼓队、合唱团、舞蹈队等各类文化团队1100余支,充分壮大民间文艺力量。文化节自今年年初筹办,一直持续到9月,吕剧团及各民间文艺队伍深入16个乡镇和城市各社区,为广大群众奉上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00余场次,参演人员上千人,受众近10万人次。

  “文化节+激励”重引导,深挖典型、示范引领,释放道德“带动力量”

  如果说精彩的文艺节目是文化节最大的魅力,那么培植优秀典型、倡树文明新风则是文化节最引人称道的亮点。文化节前期,在全市各社区、乡镇广泛开展优秀保洁员、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优秀红白理事会主任、社区好楼长以及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累计挖掘选树基层典型700余个,并借助文艺汇演,将表彰晚会开在镇村、开在群众身边,让奉献在一线的各类先进典型走上舞台,进一步增强带动感染力,使老百姓真真切切地受到了鼓舞。围绕倡树“栖霞精神”,文化节期间,广泛开展好人评选活动,先后有“二十年献血4万毫升”的林海峰、“照顾残疾大伯哥43年”的王淑莲、“车祸现场勇救5人”的张欢等近20人被评为“烟台好人”,其中4人被评为“山东好人”。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等平台,用巡回宣讲、主题报告等方式,宣传栖霞好人精神,发挥正面典型引导激励作用。

  “文化节+帮扶”促小康,扶贫济困、传递温暖,托起群众“幸福底线”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活动,采用“政企合作”慰问帮扶新模式,动员爱心企业参与困难群众帮扶,政府提供困难群众名单,企业提供爱心物资,并实地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一方面,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缓解其生活压力;另一方面,推动企业爱心文化建设,树立奉献社会示范榜样。文化节期间,先后组织爱心爱心企业深入16个乡镇,走访困难群众200余户。同时组织“爱在栖霞”“果都星光公益”等志愿服务团体,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帮助困难学生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助老助困助学物资近百万元。注重发挥文明单位在扶贫济困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出台《文明单位考核办法》,将公益活动开展列入文明单位常态化管理,社区文化节期间,组织省市级文明单位开展爱心捐助、困难走访等活动270余次。

  “文化节+文明”转风气,注重引导、强化带动,掀起文明“时代新风”。文化节期间,在为群众送去精彩纷呈文艺表演的过程中,每场演出都穿插以宣传文明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有奖问答,群众争相抢答,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讲述文明、传递新风。精心拍摄以乡村文明为主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宣传片》以及电影《苹果村的喜事儿》,下乡在全市各村播放,收到良好效果。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志愿者、党员干部、优秀教师、道德模范等组成宣传队,围绕传播新思想、倡树新风气,开展理事会培训、道德讲座、技术下乡、新生活培训等活动100余场次,为群众提供了精彩的文化大餐和优质的道德滋养。

  社区文化节作为一项综合性全民活动,要想达到满足群众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效果,就必须加强部门间联动,整合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有益资源,形成各方良性互动运行模式。栖霞市将按照文化节功能要求,创新理念、全面发动,动员有关单位共同策划、组织活动开展,细化责任分工,发挥职能优势,全面提升文化节开展质量和水平。积极搞好活动规划设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群众“喜好”,精心设计文化“大餐”,努力打造具备栖霞影响力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畅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作者系中共栖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志文)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