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实招助力未成年人思政教育
发表时间:2019-06-10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过去检察机关面向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侧重于普法,大多告诉大家‘怎样做是违法的’,现在我们首先讲‘为什么不能违法’,注重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统一,并采取多种有效办法,实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犯罪的根源预防。”近日在江苏省灌南县检察院采访时,检察长张立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

  近几年来,灌南县检察院将思政教育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相结合,普法教育注重品德矫正与行为引导,探索出检察参与未成年人思政教育的一些实招。

  “心心点灯”点亮无数中小学生心灵

  “老师,您别走,再讲一会吧……”在灌南县高级中学的阶梯教室里,原定45分钟的课程已经讲了一个半小时,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这令校长杨帆大感意外:这节由兼职思政辅导员讲授的普法、思政教育课竟如此受欢迎!尽管不舍,灌南县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团长寇茜还是走下讲台跟同学们挥手道别,可能她自己也没想到,她已成为灌南县众多中小学生心中的“网红”。

  为积极发挥检察力量助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2017年5月,江苏省灌南县检察院成立“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 团里包括5名具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在内的20多名检察官担任“兼职思政教育辅导员”,他们走进全县中小学校园,进行普法教育和品德教育,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

  “小学时我经常受高年级同学欺负,他们会踢我,有时候我会还手,因为我要保护自己……”在灌南县华侨双语学校的思政课上,一个学生的回答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是一堂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普法、思政教育课,“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教师寇茜在中途发问,“你们有没有参与过或者遭受过校园欺凌呢,又或者看过、听过类似行为呢?”寇茜认为,普法、思政教育课应该避免“填鸭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达到理想效果的基础。将理论融入身边案例和实际生活常常能让学生们听得欲罢不能。对于校园欺凌行为,寇茜耐心讲解其为什么于理法所不容,不能参与、不应参与,同时引导学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基础上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自救和维权。“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教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宣讲的艺术性和启发性。

  截至目前,“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已走进全县十多所中小学校,开设普法、思政教育课30余次,听课中小学生达5万多名。

  为了扩大教育覆盖面,使更多中小学生受到普法教育和品德矫正与行为引导,“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还开办了网络微课程,将课堂搬到网上。2018年4月,“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第一堂中小学生普法、思政教育网络直播课程《“网事”知多少》上线,宣讲团的检察官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在线以案释法,诸多中小学生网民出于好奇围观,不知不觉被内容吸引,首课在线观看人数达一千多人。一年多以来,“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开设了《守护青春 向“校园欺凌”说不》《我是一个小美丽》等十二个网络微课程,每月一课,几分钟至十几分钟长短不等,已经吸引了一万多名中小学生观看。

  “红霞工作室”敲开涉罪未成年人“心门”

  “检察官阿姨,我来学校报到一个多月了,挺适应的……”2018年10月下旬,灌南县检察院“红霞工作室”收到了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汪某某的来信。汪某某曾经是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案发时是灌南县某中学的高一学生,因打算偷车卖钱,临时起意盗窃了路边的一辆电动助力车,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考虑到他在校一贯表现良好,且是初犯、偶犯,经过检察官一段时间的思想疏导和帮教,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该院依法对其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红霞工作室”,是灌南县检察院助力未成年人思政教育、于2018年3月在检察官孙红霞的倡导和策划下设立的。工作室内采用轻松活泼的居家式设计和色彩调配,设置沙盘、图书,集未成年心理疏导、未成年被害人援助等多元职能于一体,最大限度缓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检察院要求在“红霞工作室”工作的人员以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为出发点,既说“法”语又讲“情”话,善于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从思想上给予涉罪未成年人积极的启发和引导。“红霞工作室”现有5名工作人员。

  2018年年底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高三复读学生徐某骑电动车撞倒一位骑自行车老人,涉嫌交通肇事罪。案发后,徐某及时将老人送医并积极赔偿,获得了被害人家属谅解。经过不起诉听证会,灌南县检察院依法对徐某做出不起诉决定,但这次事故依然给徐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红霞工作室”检察官孟德立敏锐地发现了他的异样,徐某正值高三复读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尽快解除他的心理压力,势必影响他的高考成绩。于是,他多次将徐某约请到“红霞工作室”,循循善诱开导他。他发现徐某心理压力的根源在于对升学的焦虑,以及对此次事故给父母和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深感愧疚。经过多次对症下药心理疏导,徐某终于重拾自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学业。

  “孩子上大学后学习成绩很好,我们太感谢您了……”今年2月,徐某的母亲给孟德立打电话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检察官你们让他去坐牢吧!”今年3月,“红霞工作室”里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原来,16岁的赵某两个月前参与聚众斗殴,因其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态度良好,检察机关拟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但不起诉的附加条件是具备良好家庭监管教育。而赵某父亲不善于管教儿子,赵某又不听父亲话,两人经常吵架,家庭不具备良好监管教育条件。不得已,“红霞工作室” 检察官只好约请父子俩来谈话,分别做两人的思想工作。父亲恨铁不成钢,对儿子的表现大为恼火,一气之下说出了上述那句话。

  “红霞工作室”检察官认为,解开父子俩的“心结”是家庭帮教工作的关键。在与赵某的交谈中,检察官对他说,“你父亲不是不爱你,只是他从小丧父,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向你表达父爱,其实他一直很关心你。”检察官一席话,明显让赵某的眼神有了变化。接着,检察官又找来赵某的母亲和姐姐,向她们说明赵某涉嫌犯罪以及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意义和现实影响,劝说她们重视对父子矛盾的疏导和对赵某的家庭教育。

  几天后,父亲带着赵某主动来到“红霞工作室”咨询附条件不起诉程序。这期间,父子俩心平气和,言语间不再针锋相对。“谢谢检察官!我们全家人永远不忘您的恩情!我带孩子回家。”赵某的父亲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据不完全统计,灌南县检察院“红霞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地帮教了近100名涉罪未成年人。

  “教育联盟”守望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灌南县委和县人大高度重视留守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灌南县外出务工人员很多,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是薄弱环节。留守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全县的未来和发展根基。据统计,灌南县检察院近5年办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留守未成年人作为犯罪行为人或被害人的案件占比67%。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或被害出现这么高的比例,其直接原因是留守未成年人法律及道德观念淡薄、自爱自护意识欠缺,但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缺位不能不说是重要外因。

  为帮助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17年夏天,灌南县检察院完善机制建设,与县司法局、教育局、团县委、学校等部门以及留守未成年人监护人建立了“思政与法治教育联盟”。

  今年3月底,灌南县检察院对周某某等3名留守未成年人涉嫌寻衅滋事案件做出附条件(即检察院给未成年人父母发出《家长责任令》,规定父母对孩子有15项管教责任)不起诉决定。该案中,3名留守未成年人真诚认罪、悔罪,积极赔偿,并在父母的陪同下登门致歉,得到了被害人的谅解。

  这一结果来之不易。原来,在此前的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与司法局、教育局等“思政与法治教育联盟”成员走访了3名留守未成年人所在的学校和村委会,了解到他们平时遵纪守法,无不良行为,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2人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人寄住在姑姑家,家庭监管缺失。检察机关考虑到3人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态度较好,拟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检察官电话联系3名留守未成年人父母,起初他们对孩子的管教责任并不重视,经检察官一番解释后才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的义务,都承诺对孩子严格执行管教之责。于是,灌南县检察院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时,一并向3名留守未成年人父母发出《家长责任令》,督促他们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日常管教。同时,为充分发挥“思政与法治教育联盟”其他方面的帮教作用,检察官又与3名留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学校代表联合座谈,引导“思政与法治教育联盟”学校方面重视对留守未成年人的日常法治教育和看护,在会上签署了检察机关、家庭、学校的《三方帮教协议》,以明文协议形式商定三方联合帮教责任。以后,三方合力,共同帮教,3名留守未成年人提高了思想认识,真诚认罪、悔罪,已重返学校继续学业。

  为更好地帮助留守未成年人成长,不久前,灌南县检察院还联合县司法局挂牌成立“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站”,联合制定《灌南县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管理办法》,针对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未成年人定期谈心谈话,组织参与社区劳动开展行为矫正,进一步拓宽、丰富了“思政与法治教育联盟”的帮教内容和形式。

  “思政与法治教育联盟”建立以后,已使40多名留守未成年人受到教育、得到帮助和呵护。

  “实践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保障机制遍地开花,而未成年被害人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未成年被害人有时却容易被忽略,这就需要司法机关、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发挥好‘思政与法治教育联盟’的作用,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灌南县检察院分管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谈中华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记者 王开忠 通讯员 李澄澄)

责任编辑:王 小伟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