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稀新风来
发表时间:2018-04-30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人们心目中,春节是热闹的。大红的春联,喜庆的年画,翻腾的龙舞,火火的庙会,都昭示着盎然的春意,一切烦恼和不快都留在了旧岁,人们期待在新的一年追寻新的希望。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春节期间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历来都是中国人这个最重要节日的标配。但今年春节回乡,“爆竹声稀”是最大的变化。

  我的家乡地处京津冀区域腹地,是华北平原东南部的一座小县城。前几年北方雾霾严重时,家乡也未能幸免,与北京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深受其害的父老乡亲,对蓝天白云、洁净空气的期盼和渴望可想而知。随着去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工作力度空前加大,今年春节老家县城和周边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一道,采取烟花爆竹禁放措施,也就顺理成章了。

  县委、县政府通知要求,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县城城区范围内禁止燃放一切种类的烟花爆竹。禁放工作能不能搞好,重点之一是能否提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在这方面,县里宣传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一是媒体报道“不间断”。各类新闻媒体开辟多个专题、专栏,重点宣传相关政策措施、禁放意义和民心所向,先后刊发各类稿件近200篇,发布公益广告300余条次。充分利用政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开展微倡议、微签名、微点赞等活动,吸引了大批网民参与。二是社会宣传“全覆盖”。组织设计了多个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在公交站台、主次干道和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循环播放,达到抬头可见、举目可观。印制近5万份禁放倡议书,在商场、宾馆、学校等重点场所广泛发放。三是进家入户“无死角”。组织动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采取发放倡议书、宣传品和签订承诺书等形式,把禁放规定送达到每个单位、每个商户、每个家庭。

  禁放措施取得的效果超出了预期。与往年相比,县城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安全隐患大幅减少。鞭炮声在除夕夜、“破五”都鲜有听到,县城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了70%以上,城区实现了零火情、零伤情的预期目标。与往年相比,刺耳的鞭炮声不见了,刺鼻的味道不见了,马路上成堆的炮皮不见了,以往最忙碌的环卫工人、县医院值班医生、消防队队员悠哉悠哉地过了个年。瑞犬迎春,这是个干净、欢乐、祥和、安全的春节。

  禁放措施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点赞。放鞭炮是传统习俗,不让放鞭炮是不是年味就淡了?家属院里的退休干部张大爷说:“老观念认为鞭炮越响年味越浓,实际上放鞭炮只是一种形式,中国人过年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亲情与陪伴,这些东西齐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年照样过得有滋有味。”“这个年没有乱哄哄的放炮声,感觉吃饺子都更香了!”门口小卖部的刘大姐说,过年这几天,小区里都很安静,从前遍地的红纸和灰尘完全没有出现。在县政府工作的初中同学谈到:“污染治理是中央定下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县里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京津冀区域污染治理的成效超乎想象,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战果呀!”禁放鞭炮,确保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维护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燃放鞭炮是春节年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进入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责任。鞭炮虽小,但机缘巧合,它成了传统习俗与时代发展交汇的见证。这里,有几点感想和启示:一是移风易俗要审时度势,小处抓起。禁放鞭炮顺应时势和民意,取得良好成效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可见,移风易俗也好,文化建设也好,必须深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小事抓起,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二是凡事宜疏不宜堵。鞭炮禁放了,但群众的年俗需求还在。要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寄托和替代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填补空白,而非简单地“一禁了之”。比如,研制一些绿色安全、符合燃放要求的新式鞭炮,组织开发具有更好观赏效果的电子鞭炮,为祭祖的群众免费发放鲜花替代鞭炮等。“年”是镶嵌在中华民族潜意识里的文化密码,一些不合时宜的陋习应该去掉,但民众放慢生活节奏,凝聚文化认同、体现文化自信的仪式感不能丢。三是要主动引导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要引导鼓励大家利用好难得的假期,逛一逛博物馆,读一本好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这样,鞭炮放得越来越少,空气越来越好,年味不减反而更浓,人心也会格外的舒畅怡然。(作者:柳 杰)

责任编辑:杨 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