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民的幸福屋场——湖南省浏阳市民风文明建设调查
发表时间:2018-04-27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这几年来,家乡的幸福屋场受到各方的好评,家乡人民谈起幸福屋场更是喜形于色。通过幸福屋场建设家乡变美了,民风淳化了,村民的幸福写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今年春节利用回家探亲的时间,对幸福屋场与促进乡风民风转变进行了调研。

  走近幸福屋场

  为转变农村落后观念,回归淳朴民风。浏阳市立足农村实际提出建设幸福屋场。幸福屋场建设以保持农村原有风貌为前提,通过引导村民自主设计、自动捐款、自愿投工投劳,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持地方特色、保留历史文脉、保护生态环境,充分挖掘、深度融入当地的历史传承、人文要素,最大限度凸显各自的文化特质,努力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韵”。通过几年建设,目前全市500多个幸福屋场遍布城乡各地,形成了“多点布局、串点成线、连点成片”的布局。

  幸福屋场促进乡风转变、民风好转

  一是通过幸福屋场建设村民们道德水准得到提升。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因素。浏阳宗祠文化保存良好,文家市镇蔺相如后裔的蔺氏祠堂“冬至祭祖传家风”活动延续至今280余年,达浒镇孔氏家庙每年举办祭孔仪式弘扬儒家美德,各屋场注重在宗祠文化中提炼家风传统并融入现代文明。依托现有祠堂,组织“家风家训分享会”“道德模范交流会”,组织家族成员参加才艺展示、运动比赛、纳凉晚会、读书会等活动,使祠堂成为道德建设的“宣讲站”和新风良俗的“始发站”。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把严肃的道德说教寓于村民日常生活中。各个屋场都设立乡贤榜、悬挂家贤匾,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定期评选“最美乡贤”“道德好人”“最美家庭”,用基层“民”星引领文明新风。通过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用身边人的故事感染教育村民。

  二是通过幸福屋场建设村民们精神面貌有了新的提高。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让他们成为幸福屋场建设的发起者、受益者。每个屋场均成立理事会,制定自治章程,每建一处场所都是由村民提议,交由村民讨论,最后再落实,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各屋场陆续为村民兴建了农民课堂、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室内篮球场等场所。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政府搭台村民参与,组织开展“文化下乡”“电影下乡”“科技下乡”“图书下乡”,精心举办“广场月月乐”“节日家家欢”等活动唱出“屋场里的幸福”。坚持在全市各屋场中开展以“比孝道,看家风;比诚信,看品行;比友善,看和谐;比学习,看文明;比守礼,看秩序;比创业,看奉献”为内容的大竞赛,将村民们精神面貌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是通过幸福屋场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共产党员是幸福屋场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凝聚人心、组织群众,带领村民奔小康的使命。几年来,浏阳市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大瑶镇杨花村党总支书记刘良洪,放弃经营多年的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明大建筑公司,和村民一道大力发展九龙生态农庄等村级集体经济,近6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5%以上;淳口镇高田村党总支书记张学文,主动辞去在企业年薪10多万元的工作,回乡带领村民筹资投劳,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了高田新屋场、金盆屋场、香积屋场,并在环境整治、纠纷化解等方面积极推行村民自治。

  共产党员是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是村民心中文明的风向标。他们自觉在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工作中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创作移风易俗三字经,“红白喜,要简单。礼太多,有压力。宴太多,心很累。用有节,置有度。移风俗,改观念……”。“我觉得钱这样花更有意义。”共产党员罗品拿出准备请婚庆公司的5000多元钱,买了100件牛奶,送到五保老人、困难群众手中;针对村民办酒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陋习,适时开展“淳风美德润浏阳、文明办酒倡新风”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写入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举措,减轻了村民的负担,得到村民的拥护与响应。

  三、启示与思考

  启示之一:建设幸福屋场要保持好原有风貌、本地特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在建设过程中不要追求“千屋一面”,要引导他们顺其自然。乡村之美,或在农舍,或在环境,或在民风,或在人文;或兼而有之,或全部蕴含,可谓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特色。一村一韵,一村一生活,一村一境界,是最能打动人,也是最能吸引人的。

  启示之二:建设幸福屋场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产业、富裕农民是幸福屋场建设的题中之义,把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本地产业的出发点,无论是坚持手工制作,还是发展生态旅游,或者主打休闲农业,都要符合本地实际,能使村民受益。如,高坪镇针对本地产苎麻,便引导本地屋场的村民种苎麻、织夏布,成立合作社、研发新产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现在当地家庭作坊出产的夏布衍生出200多种产品进入市场、远销海外,让夏布这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启示之三:建设幸福屋场要尊重村民意愿,调动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建设的主动性。村民是建设的主体,要坚持把广泛发动群众作为幸福屋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制定规划时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村民的智慧,选择产业时要发动村民反复讨论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筹划活动时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开展一些既能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要,又是村民喜闻乐见能参与的活动。(作者:刘汉成)

责任编辑:杨 志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