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筑梦未来创新志 光影不息时代情——来自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声音
发表时间:2022-08-22来源:光明日报

  虽是夏末秋初之际,中国电影界却频频传来“春之声”:暑期档总票房突破75亿元(含预售),总出票近2亿张;以“爱电影·爱生活”为口号的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开展,四方面措施惠民利企,促进电影消费;国家电影局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关于促进观影消费的框架合作协议,建设银行将于今年年内投放共计5000万元用于直接补贴观众观影购票。与这些好消息遥相辉映的,是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各大论坛上业界大咖充满信心和思考的发言阐释。在“奋进新征程:光影不息 燃梦未来”“‘高峰’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青春表达与时代精神”“新时代电影评论的创新与提升”等主题讨论中,他们达成共识,对电影行业而言,2022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它是《“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电影“非凡十年”之后步入的崭新历史节点。“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国家高瞻远瞩的擘画、业界终日乾乾的努力以及创作者与时偕行的创新之下,成为电影强国的梦想指日可待。

  越来越多从业者心怀创作高峰之作的志向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察电影亦然。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矗立着一部又一部巍峨的高峰作品,尤为引人瞩目。但究竟何为高峰作品,高峰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与会专家学者给出了标准:即具备思想性、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四个基本属性,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前沿的时代意识、丰富的民族图景、至美的艺术追求。

  有些作品放映时轰动一时,但随着时间流逝而悄无声息;另外一些作品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但经过社会变迁,人们会重新发现其价值。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认为,电影作品之所以能经得起时间检验,一方面是因为在电影表达上具有艺术创新性,且对今后电影创作产生某种影响;另一方面是关注普通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对社会、历史、时代具有深刻认知,又将这种认知与人物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

  “要想创作出高峰之作,先要有高原之作,这是一步步积累的过程。高峰作品是金字塔的顶部,它需要大量的普通作品作基底,这是高峰能出现的基础。”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黄建新分析道。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认为,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电影史就是中国电影人追求高峰作品的历程。只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从业者心怀高峰志向,中国电影才能在高原的基础上,迎来更多高峰。

更加长效的投融资机制正在建立

  好的内容总是与好的市场环境相辅相成。随着电影产业化发展日臻成熟,投融资意识越来越深入电影创作之中。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挺伟总结了当前电影市场呈现的三种效应。“就是头部效应、集群效应、聚合效应。随着电影业不断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头部电影在整个电影市场的票房优势越来越明显。有的头部电影上映期间的票房可以占每日票房总数的30%,起到了市场中流砥柱的作用。很多电影汇集知名导演、编剧、演员等,这些业界顶尖人才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对作品产生强大的加持作用。投融资越来越团队化、特色化,影响到内容生产、发行宣推等各个环节,使电影可以被转化为更多的产品形式,甚至辐射到社会生活领域,形成文化现象或轰动效应。”

  种种迹象表明,在迎接下一个红利期的过程中,中国电影正着手建立更加长效的投融资机制。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芳指出,以前电影一般到后期宣发阶段,才开始寻求合作,这种联合投资的方式比较简单,投融资结构也有些单一。而今,诸如银行信贷、基金、机构直投等方式能让投资人和制作人获得坐在一起沟通了解的机会,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比如《我和我的家乡》剧本创作时设计了一个学校的场景,片方就与拍摄地相关单位沟通,将其作为旅游打卡地进行开发,如今那里已成为热门景点。《独行月球》总制片人刘洪涛则建议,成熟的电影市场不能仅依赖于票房,还可以拥有衍生、版权等多种多样的销售收入,比如跟电商做文创,跟游戏做引流,举办展览,结成跨行业合作联盟等。总之,打开思路,电影投融资大有可为。

  青年电影人成主流创作的重要力量

  如果说不断摸索创新的投融资模式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外在动力,那么70后、80后、90后的新生代电影人渐次登场,走到创作舞台的中央,源源不断地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主流电影内容,就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内生力量。

  从讲述革命历史的《长津湖》《革命者》到聚焦现实故事的“我和我的”系列,从灾难题材《峰爆》到抗疫题材《你是我的春天》,一批独具个性的主流创作集群式涌现,其台前幕后闪动着无数年轻人奋斗的身影。“随着电影教育体系日臻完善,近些年电影人才来源更加多元,创作思维和美学观念更加多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副教授陈刚认为,这些青年电影人不仅具有自觉的类型意识,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重视对社会现实的挖掘、时代情绪的表达以及个体经历的关注,还具有很强的工业意识,在探索电影工业化流程的升级迭代和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以初生猛虎的锐气推动中国主流电影的多元发展。

  “《一点就到家》讲的是年轻人回乡搞电商的故事,《奇迹·笨小孩》关注青年创业历程,《风犬少年的天空》聚焦中学生跌跌撞撞的成长时光……新近涌现的青年电影人作品很多选取与当下年轻人的亲身经历、所思所想有关的现实题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分析,这种创新没有停留在表层的艺术手法或技术手段上,而是对时代、社会进行深入挖掘,从主旨意蕴处寻求突破,让故事和人物与百姓的日常情感经验同频共振。这说明青年电影人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经过各种历练,他们对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形成了更深刻的认知,尝试用人生经验和艺术智慧去回应时代需求和观众诉求。(记者 李蕾 张景华 董城)

责任编辑:王 爽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