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北京海淀:永定路街道以服务换服务凝聚街坊参与市域治理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实做活
发表时间:2021-01-28来源:海淀文明网

  近期,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建立以服务换服务(或资源)的双向供给机制,旨在通过志愿服务凝聚永定街坊融入到市域治理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实做活。

  摸准新需求志愿服务精准滴灌

  永定路街道聚焦地区工作实际、居民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能出实效。

  据悉,永定路街道针对疫情专门启动永定街坊抗疫合伙人计划,累计招募志愿者1500余人,定向支援社区防疫工作,为一线抗击疫情整合强有力的“街坊”力量。同时,街道积极启动文明城区建设志愿者招募项目,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文明城区建设中。街道先后打造了长安街上的“蓝马甲”,复兴路40号社区“跑腿组”等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更加高效精准。

  开辟新路径志愿服务细水长流

  为使志愿服务永葆生命力,提升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能力,制定了“契约化”社区共建合伙人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志愿者通过志愿时长换取公益币,在街道公益币商城可以兑换文化课程等服务或公共文化资源。通过建立“双向供给”模式,即服务换服务(或资源)的模式,使志愿服务项目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而运营成本最低化,促进志愿服务工作良性循环。

  特别是近期,永定路街道以垃圾分类志愿团队“包桶”为切入点,用好用活辖区民间团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垃圾分类中的作用。目前已建立7个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指导站。每个指导站桶站值守由社区民间团队承包,团队对桶站值守进行整体规划,自行排班,社区居委会不必再重新安排人员,每个桶站名称由承包桶站的民间团队命名。自垃圾桶站被承包后,桶站值守效果得到了提升,例如三街坊东社区每日厨余出桶数达到15桶左右,是原来的3倍。

  尝试新思路志愿服务焕发生机

  近期,永定路街道搭建了“互联网+”新平台,“网速”助推志愿服务跑出加速度。建设了街道志愿服务互联网平台,设置了志愿者每日打卡、志愿活动发布、公益币商城等模板,目前正在试运行。永定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王艳龙介绍,促进垃圾分类志愿者或者志愿团队“包桶”能够持续下去、坚持下去,还需要在机制上下功夫,因此街道制定了志愿服务积分制度,旨在通过将无偿的志愿服务时间转变为有形的积分值,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文化课程等服务,建立以“服务”换“服务”的模式,使志愿服务项目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而运营成本最低化,促进志愿服务工作良性循环,使志愿服务永葆生命力。

  与此同时,街道还善借契机凝聚志愿服务力量。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以红色党建活动为抓手,拟启动“永定街坊重温长征路·共建新时代永定路”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希望通过该活动进一步增强街道和社区的组织力、发动力、吸附力、化解力、凝聚力,引导更多街坊、更多社会组织融入到市域治理中,通过红色引领力激发志愿服务源动力,壮大永定街坊合伙人,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

  此外,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永定路街道鼓励各社区及时总结经验,把战时阶段实施效果好、居民普遍欢迎的做法和模式保留和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在抗疫中推进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复兴路40号社区就联合铁建物业将社区临时“跑腿组”变身长期送餐“外卖员”,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的用餐需求。

  永定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杜宇表示,街道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继续发挥志愿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在志愿服务精准化、便利化、品牌化、常态化上下功夫,盘活用好各类社会资源,精准对接群众思想实际,精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高水平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市域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陶 恒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