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辽宁铁岭:地域文化汇聚文明战“疫”正能量
发表时间:2020-03-07来源:铁岭发布

  面对这场不期而遇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宣传和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成为战胜疫情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辽宁省铁岭县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平台,巧妙运用鲜明的地域文化这一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方式,发挥文化志愿者聪明才智,创作多个优秀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防疫注意事项,普及防疫知识,让疫情防控深入人心,提高了群众的防范防护能力,为抗击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线上+线下” 防疫知识宣传接地气

  “不出门 、不拜年 、不串门 、不聚餐 、不打牌……”喇叭里播放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的电动车从1月30日起出现在了铁岭县新台子镇懿路村里,将信息送到了村民家门口,村民们表示再也不用天天捧着手机查信息了。同样播放抗击疫情信息的还有各村的大喇叭,李千户镇营盘村就是最早使用大喇叭的村屯之一,为了防止村民听腻,他们还将志愿者创作的防控疫情主题歌曲、二人转等村民喜欢的乐曲穿插其中,提高趣味性。

  不同方式,同一个目的。铁岭县各乡镇志愿者通过“线上”微信、手绘漫画等传播方式,引导广大群众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常通风,不信谣、不传谣。在传播防控疫情的同时,他们还不忘将春耕备耕的知识在“线上”传递,2月16日,一场榛子栽培技术要点微信讲座在大甸子镇20余户榛子种植大户中开讲,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专家曲世鹏成为产业发展志愿者,从疫情时期如何开展榛子种植的备耕以及栽培技术要点、注意事项等方面,为镇里的榛农提供科学参考;熊官屯镇小白梨村巾帼志愿者组织妇女开展葡萄种植培训等等,这些接地气、有温度、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疫情防控举措和疫情权威信息传达到基层,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移风易俗 “红事”停办“白事”简办

  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铁岭县通过媒体宣传、奖惩结合、干部带头等多种举措,实现制定村规民约、党员干部签订承诺、整治大操大办覆盖率三个10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铁岭县通过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用,号召村民“红事”停办、“白事”简办,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感染风险。

  蔡牛镇十五间房村村民黄继友今年刚好66岁,按照农村的习俗,儿女们要给他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寿宴,以表孝心。早在年前,黄继友的两个女儿就开始为他张罗,订了蛋糕,请了厨师和乐队,还买了8000多元的猪肉和蔬菜。黄继友大女儿黄宝岩说:“俺姐妹俩早就想给老爸过个热热闹闹的大寿,年前就从外地赶回来开始筹备,亲戚朋友也都挨个通知了。”听到村里宣传防控疫情的消息,黄继友当场表态寿宴停办,并嘱咐儿女将8000多元的肉菜送给亲戚朋友。2月1日以来,全县很多原定给老人办六十六、七十、八十大寿的村民都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形式向亲朋好友发送了寿宴取消的消息。

  横道河子镇八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大斌的奶奶2月5日去世,操办整个丧事过程中,没有吹喇叭,不让外地亲属来吊唁,不设宴席,缩减办理时间,缩小治丧规模,尽量减少帮忙的乡里乡亲的数量,一切简之又简。马大斌说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名志愿者,他深知疫情的严峻性,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倡导移风易俗、白事从简的文明新风。

  以“艺”战“疫” 吹响文艺号角

  铁岭县作为全市文艺宣传重地,抗击疫情期间,全县文艺志愿者发挥优势,创作了快板、京东大鼓、京剧唱段、诗歌等多种形式的抗疫民间原创作品,鼓舞全县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在全社会凝聚起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强大正能量,成为文明实践助力抗击疫情的“软实力”。

  铁岭县的文化志愿者吴昊第一时间录制了抗疫快板《打赢阻击战》,随后《万众一心保平安》的京东大鼓视频刷爆了铁岭县村民们的朋友圈。文化志愿者们抒发情怀,用一首首古体诗,感恩白衣天使;用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致敬一线工作者,弘扬正能量,坚定必胜信心。《严控疫情重防范》以快板形式向老百姓讲述防疫知识。火遍家长群的《疫情防控“三字经”》简洁明了、易懂易记,对提升防护意识、创造良好抗疫环境宣传效果十分明显。凡河小学动画作品《乐乐荷荷“防疫战”》、雷锋剧团京剧唱段《中国人》等等,这些作品无不蕴含着文化志愿者的深情与担当,感染着每一个市民,凝聚起文明战“疫”的强大力量。(记者 王赛)

责任编辑:陶 恒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