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吉林:让文明实践之光照亮战“疫”之路
发表时间:2020-03-06来源:吉林日报

——吉林省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强化疫情防控纪实

  文明感召,志愿同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切实肩负起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情的强大合力。

  “充分利用文明实践云平台、文明实践APP等网络手段,宣传党和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政策、措施。”

  “发挥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作用,对流动人口进行跟踪,重点摸排春节返乡探亲人员。”

  “深入开展‘文明实践周’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农民转变生活观念,养成戴口罩、勤通风、常洗手的好习惯。”

  ……

  面对疫情,1月27日,省文明办发出《关于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做好疫情防控遏制工作的通知》,号召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有序参与战“疫”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分秒必争。全省60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00多个乡镇、9300多个行政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行动起来,层层传导、层层部署、层层落实,短时间内,广大志愿者踊跃报名,甘做“抱薪者”,冲往战“疫”一线。

  “我是第一书记!我请战!”省委组织部派驻长岭县大兴镇大兴村第一书记韩文利的话简短有力,令人热血沸腾。在他的带领下,11名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纷纷请战,成立大兴村疫情防控突击队,筑起防控的“红色堡垒”。

  为了让疫情防控工作接地气、有温度,伊通满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疫线亲情+”亲人包保志愿服务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带头示范参与包保,群众自发包保亲友,社区、村屯干部对未包保人员兜底包保。就这样,示范、自发、兜底,三个维度的“志愿包保体系”形成,为寒冷的冬季注入一股股暖流。

  “分级防控不等于松懈大意,大家尽量别到通风不好、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要随意摘下口罩聊天,避免一起吃饭。”面对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出门“放风”的居民越来越多。居民们在疫情防控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让榆树市城郊街道健康社区的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小分队很是担忧,他们发挥社区宣传员的作用,及时发布疫情动态,快速回应社区群众的关切、细致解读相关政策和要求。

  广泛的防控宣传、严密的疫情排查、准确的信息输送……全省各地志愿者挺身而出,肩鸿任钜,为的就是保一方平安。

  “您好,我是桦甸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团队的老师,欢迎您的来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感谢您的信任和来访,能够帮到您很开心,祝您生活愉快。”

  这是桦甸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志愿者在心理援助QQ上与来访者及求助者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为了给人们戴上“心灵口罩”,2月初,桦甸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招募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志愿者。通知发出后,共有15名桦甸市教育系统的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教师报名参加,筑起防疫的“心理”防线。

  “有了这个健康码,我们出门更安心了。”近日,在农安县宝塔街道双拥社区,进出小区的居民积极有序地进行健康码扫码,嘴里还不时地夸赞着。

  小小的二维码,有什么作用?原来这是农安县依托大数据手段,积极组织第三方力量使用信息化工具开展科技防疫。据了解,该“健康码”是以居民填报的健康数据为基础,结合各部门防疫大数据信息,比对校验后生成的个人专属二维码。健康信息码管理系统通过“绿、黄、红”三色健康码对人员实施分类管控,可覆盖各社区、小区、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并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更好地帮助居民安全出行。

  文明始于心,健康始于行。全省各地积极营造文明居家、联防联控、健康生活、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敦化,一场场公益讲堂活动的举办,激发和鼓舞广大市民树立起抗疫防疫的信心和决心。市文联利用多种新媒体宣传渠道,组织开展公益讲堂活动,使群众在网络文艺实践中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社会秩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随着各地企业逐步复工复产,返岗人员也明显增多。为全力保障复工复产,全省各地迅速行动,暖心帮扶。

  2月24日起,延吉公交集团开始负责从航空口岸返延人员的接机任务,保证让每位落地乘客行有踪、住有影。

  据悉,公交集团出动15辆公交车、15名驾驶员、10名后勤保障人员,每日统一免费运送国际航班返延人员。返延人员由相关部门逐一进行登记后,按要求进行隔离。为了最大程度做到不扩大接触面,运输乘客车辆中途不停车,直达目的地,并保证出车前后的消杀工作。

  据延吉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许成官介绍,每天10时,司机和消杀人员到机场等候接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员在19时或者20时下班,但每天需要根据航班情况留1至3辆车继续接人,这些车辆的司机和消杀人员回到家都是后半夜了。27日开始,集团又在延吉西站设了一辆专门接送返延人员的公交车,每天9时30分上岗,23时30分下班,回到家也已经凌晨一两点了。许成官感动地说,正是他们的尽职尽责,默默付出,才让延吉公交成为延吉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吉林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中,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让文明实践之光照亮战“疫”之路。

责任编辑:陶 恒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