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甘肃渭源: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亮“幸福红”
发表时间:2020-03-03来源:中国甘肃网

  疫情防控阻击站打响之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响应号召,制作500套志愿者服务马甲和帽子,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总队1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大队15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分队1000多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活动。在抗疫一线随处都可以看到“幸福红”跃动的身影。

  “为织密疫情防控网,我们第一时间向社会各界发出《抗击疫情 志愿同行——致广大志愿者的倡议书》,招募志愿者参与防控政策宣传、文明行为劝导、舆情宣传引导、应急救援救助、心理健康疏导等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倡议书一经发出,许许多多的志愿者纷纷‘请战’。”据渭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王惠民介绍,为避免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他们将10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就近分布,作为各个“网格化”防控力量的重要补充,协助村社、小区责任单位做好网格内部防控工作,使每个网格形成“闭环”防护。

  “请您出示出入证,测一下体温,手机二维码登记信息,谢谢您的配合。”

  疫情防控以来,在渭源县万家福小区疫情检测点,“90后”志愿者刘毅身穿志愿者红马甲,带着口罩,正在对进入小区的居民逐个监测体温并做好信息记录。自全县复工复产以来,该小区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他和16名志愿者协助小区责任单位每天挨家挨户登门普查,对重点监测对象还上门抽查,进一步保障,“排摸不漏一人”。从上午9点到晚上7点半一共敲了186户门,手指都磨破了皮。闲暇之余,他在临时检测点的帐篷里,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这是全民战疫,他在,我也在!”

  麻治宏是上湾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大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疫情发生以来,在麻治宏的带领下,这个位置偏僻的小山村迅速组建了由党员、驻村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小组,全面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村有不少文明志愿者,一个人就能带动几家人,志愿者利用私家车,带上音响设备,用移动‘方言小喇叭’为群众宣传防疫知识。”麻治宏说,志愿者在动员村民不串门、不出门,重点人员排查监测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村民呆在家,外出购物怎么办?麻治宏打开手机里“大庄村大家庭”微信群,把聊天记录翻给记者看。“麻站长,可以帮我买一支皮炎平吗?“面粉1袋,青椒2斤,鸡蛋两盘……”在微信群里,村民把购物清单开出来,不停“@”麻治宏。

  一天这么多任务,跑的过来吗?麻站长解释说:“我村新时代文明站成立了“临时供销社”,采取手机下单、网点配送”模式,由志愿者服务队12人对全村农户需求进行统计,再派专人统一采购,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生活问题开辟了“绿色通道”。”

  有人把自己的车开出来,二话不说当起了快递小哥;有人外出采购时,都会在群里吆喝一声,“需不需要帮忙带东西”……关键时期,村民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2020年农历正月十四,原本是渭源县田家河乡派出所辅警石永江和未婚妻王东琴举办婚礼的良辰吉日,两人主动延迟婚礼,加入村上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每天坚守在村级疫情检测点,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发放宣传资料,时时提醒村民们提高防范意识,科学有效应对疫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这个特殊时期,身边每个人都在奉献和付出,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更要做好表率,等春暖花开,战疫胜利的那天,我们再举行婚礼。”这是石永江对妻子和双方父母的郑重承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6万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放《致武汉来渭返乡人员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知识(1-3)》宣传折页15万份,张贴、悬挂宣传标语2.1万多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志愿服务力量。(通讯员 赵婧婷)

责任编辑:贺 子桓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