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江西横峰: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发表时间:2019-10-13来源:江西学习平台

  “什么是财富?身体健康,无灾无患,凭本事吃饭,不偷不抢,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日子就会越过越好。”横峰县龙门畈乡钱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见到志愿宣讲员李克水走进来,村民们纷纷主动围了上去。“每次我只讲一两个小故事,用老百姓的语言,把正能量传递出去。”在李克水看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后,村民谈吐“俗”的东西少了,“雅”的东西多了,叨叨家长里短的少了,关心热议国家大事的多了。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建在哪里;把“普通话”改成“家乡话”,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当前,横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解群众所需、让群众参与、得群众之心,促进文明生根、实践成风。

  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在家带孙子的李秀芬归队了

  听说不再是简单地跳舞,还得宣讲政策,63岁的葛源镇溪畈村民李秀芬摇摇头:“我一个乡下妇女,哪懂这些,搞不了,还要带孙子呢!”

  今年5月,溪畈村整合村民服务活动中心,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选派乡镇宣传文化员俞丽钦担任站长,俞丽钦积极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招兵买马”成立广场舞队、秧歌队、剪纸队等多种文化队伍,招募的志愿者要承担理论宣讲任务。消息一传开,像李秀芬这样摇头摆手的人不少,“都是下乡人,哪懂现在的政策!”“搞不来,不来不来!”……

  俞丽钦有些失落。“不来的人不强求,先把舞蹈排起来吧。” 实践站邀请专业舞蹈老师定期给村民授课,热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还捐助了音响、腰鼓、演出服装等物资。

  每周六下午,溪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美妙的音乐响起,舞蹈老师轻挥舞扇,舞姿曼妙动人,吸引众多村民围观,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以前照着电视上学,动作错了也不知道,老师现场教舞蹈就是好,大家进步可快了。” 舞蹈老师热情耐心,教得很认真;村民热情高涨,学得很投入。

  借助这个平台,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慢慢的,大家发现宣讲政策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李秀芬”们陆续归队了,广场舞队也从10多人发展到近50人。“没想到60多岁了,还能为社会做点事。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在教育自己。” 李秀芬感叹,每次集体活动,大家自觉带走身边的垃圾,“放在以前,说好多遍,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都未必记得住。”

  精准对接,凝聚人心,新篁大山汉子玩短视频卖山货

  卷起裤腿,能下地种田;拿起手机,能玩转直播软件卖山货。新篁办事处早田村38岁的村民徐江河,手机不离身,“短视频+直播+网红”,日子越过越潮。

  “我们村的蒋金春是有百万粉丝‘网红’,直播卖山货,把我们村的土特产全部卖光了,他是我的偶像。” 徐江河熟练使用多个短视频剪辑制作软件,美景、美食、美宿的田园画卷生动刻画在视频中。

  “这得感谢我们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聘请专业电商老师授课,手把手教我们视频拍摄技巧、后期处理、混剪视频等等,已经培训我们13次了,我的笔记都做了不少。”3个月下来,看着粉丝数量从最初13个涨到现在3000多,徐江河满满自豪感,计划着未来主推自家民宿,搞农家乐,守着青山绿水增收致富。群众在哪里,实践站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新篁办事处早田村党总支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李后树展示手机微信群:“这是我们线上的文明实践站。”村里有两个大群,每个群三百多人。掌握社情民意、传播重要政策信息,李后树都通过这两个群。

  前不久,有村民焚烧秸秆受罚,李后树把这一消息发布出来警示大家。一位李姓村民“跳”出来表达不满,在群里宣泄不良情绪。李后树私下找他沟通,耐心劝说,终于化解他的不满。“把民风搞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李后树说:“人人都上网的时代,手机屏是重要阵地。用得好发挥正能量,用得不好,就给了负面信息传播的空间。”

  党员引领,保持长效,王寒带富带活“好客王家”

  姚家乡好客王家的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格外热闹。在秀美乡村这个支点的撬动下, 27户104人口的姚家乡好客王家,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好客王家富起来了,村民们的心更齐了,生活也越来越美了。

  村民理事会长王寒整日琢磨着村庄搞建设、谋发展,叫响“好客王家”文化旅游品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挤出时间做整理档案、打扫卫生等义务工作。望着熟练地使用电脑录入村民养老金缴纳情况的年轻党员王胜华,王寒感慨地说:“为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村里为党员家庭分类制作了先锋模范党员户、创业示范党员户、党员户铭牌,年轻党员也深受影响,对村里的建设都特别热心,人心齐了,村子的建设和发展就更不愁了。”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制定村规民约,规范农民建房,科学规划建立公墓、推行火葬,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先后实施了路面硬化工程、路灯亮化工程、旱厕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告别了苍蝇乱飞的旱厕,路面硬化到了家门口,王家村发展底气更足了。连续多年春节、元宵节,村里都举办了联欢会,大家竞相上台表演,共同享用丰盛的精神“大餐”。村里还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一年四季向村民开放。

  瞄准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2017年,王寒又牵头成立了江西好客王家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围绕经营村庄、产村融合,村里新建了攀岩区、烧烤区、真人CS活动区、野外活动拓展区等,所有村民均被安排到种植、民宿接待、卫生保洁等岗位,不少村民还办起了家庭农场和农家乐。团队聚会、室外拓展、夏令营、亲子游……在村民共同的努力下,小村实现了大作为, 2018年综合收入近200万元。

  如今的好客王家,七彩的房屋,多彩的壁画,五彩的风车欢快地旋转着,犹如进入童话世界。临近中午,村民王国盛走出自家开办的农家乐,王寒热情地同他打招呼:“忙吧?”“忙,中午有三桌客人,去田里再摘些菜。”一时间,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蓝天下。

责任编辑:贺子桓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