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江苏海安文明实践宣讲员吴兴宝:过有意义的一生
发表时间:2019-09-24来源:江苏学习平台

  9月18日,刚刚从南京捧回“第二届江苏省文明家庭”荣誉的吴兴宝,一下火车便来到自己的“大本营”——江苏海安高新区凤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投入紧张的“备课”中。“9月20日,我要给老干部大学的党员们宣讲,主要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来讲。这不,我得把稿子再改一改。” 

  吴兴宝的桌子前,摆满了资料,一摞理论宣讲的资料,一摞农家书屋的资料,一摞走访选民的资料。吴兴宝说:“我这里,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点、廉政文化的宣传点、留守儿童的辅导点、家长学校的培训点、服务选民的联络点。 

  “银发宣讲员”: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

  “以前到了冬天就是土豆、白菜和萝卜,如今,超市里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不想做饭的时候,只要动动手指点个外卖就行,很方便。”“银发宣讲员”吴兴宝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今昔对比话巨变》为题,结合亲身经历,来到丹凤小学,为师生讲述生活的变化。

  “没有演讲稿、没有大舞台,用的都是最朴实的语言,说的都是身边事。每次听他的宣讲课,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卢校长点赞说。

  为了使宣讲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他事先查资料、搞调研、认真写稿、用心背稿,还准备PPT课件和视频材料。有时候一篇稿子要改四五个小时,反复推敲和修改。“学好‘普通话’,说好‘家常话’,做好政策理论的‘翻译家’,满足群众‘有效需求’。” 这是吴兴宝对自己的“三好”要求。

  “作为宣讲员,第一次被邀请去高新区韩庄村做理论宣讲,当时我从网上看,从我家到韩庄村有20多里路,前一天下午四点半左右,从办事处开完会,我就骑着电动车去认了一下路。骑过去就花了近一个小时。”吴兴宝说,当知道要去韩庄村的时候,就觉得特别远,不过去了之后,就一直想多去走走,“那里的乡亲们离城区比较远,平时基本上听不到理论的宣讲。我一定要把最新的理论、政策告诉他们。”

  60多个专题、10万字的宣讲提纲、110余场次的义务宣讲、6000多人次的听众,记录着吴兴宝宣讲路上的精彩足迹……多年来,从城区到乡村,从社区到学校、工厂,只要有新的理论热点出现,他就会在第一时间深入基层,主动宣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有他忙碌的身影。

  “老师爷爷”:爱心滋润祖国花朵

  2012年5月,吴兴宝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目睹学校四点半放学以后,很多留守家庭的孩子无人照管,存在学习障碍和心理障碍。征得家人同意,吴兴宝把年租金收入近万元的80平米出租房收回来,改建成图书室和阅读室。投入几万元新建2间平房作为学习室、活动室、乒乓球室,一室多用。女儿、女婿积极响应,拿出2万元购买了桌椅、书橱、学习工具书和小型活动器材,女婿发挥职业特长设计了精美的标牌、喷绘,为辅导站的装潢美化增添色彩。

  经过全家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家人齐动手办起了凤山村第一个“家庭文化室”。教室、活动室、健身房一应俱全;院外,天竺、黄杨、丹桂、芭蕉等树木花卉四季常青,馨香扑面;室内,名人名言,挂满墙壁,课桌凳椅,整齐划一。数千册图书,20多种报刊,陈列有序,书香四溢。

  下午四点,“爷爷好”,低年级的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驿站里顿时热闹起来。“在登记本上端正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以及到达时间和离开时间,填好后打开书本开始写作业。坐直点写,保护好眼睛。”吴老提醒着孩子。

  这些年来,吴老累计义务帮扶教育100多名留守流动儿童,前后当了60多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让20多名问题孩子重回正道。他创建的凤山村留守儿童“爱心驿站”, 2015年入选“海安县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品牌”之一;2016年他的“爱心驿站”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

  “吴老师,老有所为,不简单啊,我们村的辅导站没有他,办不到这么好!”高新区凤山村党总支书记赵勇告诉记者,村里人都夸吴老是个 “活菩萨”、留守儿童的“守护神”。

  “通民心”:人大代表显作为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对人民负责。”吴兴宝时刻提醒自己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要在任期内努力做到责无旁贷“通民心”,尽心尽力“显作为”。

  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教书育人和退休都在农村的人大代表,吴兴宝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他发现,放学后很多留守家庭的孩子无人照管,便结合“走帮服”活动,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代表履职监督的重要工作,建立留守儿童家庭管理服务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收集记录,同时向高新区人大工委提交了《关于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的建议》。

  吴兴宝通过庭院小板凳讲堂、楼栋小专题课堂、邻里小段子讲堂等,把“道德讲堂”办到了群众的家门口。积极向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具体措施以及国家有关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等“三农”方面的方针政策,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这次去南京领奖,我感到倍受教育、倍感振奋、倍增干劲。与那么多文明家庭相比,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吴兴宝说,“我和老伴这几年从事公益活动,更觉得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将尽我们所能,多做事、做好事,过有意义的一生。”

责任编辑:贺子桓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