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江苏宜兴新华社区:让居民们在家门口享“微幸福”
发表时间:2019-08-29来源:宜兴日报

  “我只是许愿想学有意思的画画,居然实现了!”8月15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新华社区举办的“放飞童年梦想 创意趣味年华”暑期主题亲子竹编绘画活动中,社区的小居民圆圆开心地对爷爷说。往年,新华社区也会组织暑期活动,可今年不同的是,暑期活动的主题都是社区在开展“暖新微+”连民心服务中,收集来的居民们的微心愿,通过举办一次次针对性的活动,居民们的愿望也被一一实现了。

  “暖新微+”连民心服务是自去年以来,新华社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开展的社区服务品牌。除了收集居民微心愿外,还包括打造微平台、开展微服务、开设微课堂、开展微自治、推行微积分等5个方面。社区立足于居民的需求和意愿,通过把社区内的党员和群众的力量汇聚起来,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推行连民心服务,坚持从日常点滴出发,将无微不至的关怀融入居民生活中。

  “长辈年纪越来越大了,我想学习护理知识”“我行动不便,但我想出门游玩一次”“我想学画好玩的图画”……这些都是新华社区居民们许下的微心愿,它们看起来很琐碎,却真实反映了居民们的需求。今年以来,社区先后开展了9次征集活动,共收到居民们的微心愿1700余条,社工们把这些心愿进行分类汇总,再设法为居民们实现。

  新华社区7000多位居民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1275人,占总人数的17%。在征集到的微心愿中,不少居民都提出想为照顾老人学习急救、护理和医保知识。为此,居委会主动找到市红十字会、市医疗保障局,以及专业养老护理机构等,请专业人士到社区为居民们开展公益讲座和急救、护理技能培训。刚刚结束的“放飞童年梦想 创意趣味年华”暑期主题亲子系列活动,则是围绕社区小朋友们提出的微心愿而举办的。社区党总支书记谈敏说:“现在社工们的脑子里随时都装着居民们的那些微心愿,只要有机会,就会主动拉‘赞助’,请人来帮忙实现心愿。”居委会尤其重视为弱势群体实现心愿。今年7月,社区征集到的一条微心愿,牵动了社工们的心。社区里一对双胞胎学生今年双双考上了大学,无奈家里条件比较困难,无力承担两人的学费。了解情况后,谈敏带着社工们四处奔波,最终为他们筹集到了16000余元助学款,为他们一家解决了困难。不同居民的一个个微心愿,串起了社区连心桥,到目前为止,居委会已为居民们实现800多个微心愿。

  新华社区是一个开放式老小区较多的社区,大多数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管理。不过,通过在社区内开展“微自治”,不少小区都呈现出一派平静祥和的氛围。居委会在辖区内划分了11个片区和睦邻点,由11位有威望、乐于奉献的老党员居民作为片长,每天协助居委会处理各种各样的社区微事务。哪个片区有事发生,片长就会集合居民一起商议,协调解决问题。今年75岁的孙继康是菜行里片区的片长。一次,该片区一户居民家中的卫生间顶部漏水,自行与楼上邻居协调无果后,该居民便找到了孙继康。孙继康以前也处理过一些因漏水引起的邻里矛盾,他上门看过以后,发现是马桶管道的铸铁腐蚀引起的墙内渗水。考虑到菜行里片区内都是几十年的老居民楼,单纯的修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使解决了一户,后面肯定还会有其他居民家中发生类似情况,孙继康便四处咨询专业人士,寻找一劳永逸的方法。听说整栋楼的下水道管接头全部换成PVC材质的,可以解决问题,孙继康便一边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边进行市场调研,希望为居民们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和服务。在孙继康的努力和居民们的理解下,菜行里片区已有40户居民家中彻底解决或杜绝了卫生间漏水问题。

  “暖新微+”连民心服务虽是一个个微小的举动,却充满了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关怀:“微课堂”是居民们学习新知识、展示精神风貌的舞台;“微服务”用分散在居民身边的10支小分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微积分”激发着居民们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的热情;“微平台”则与30家单位建立共建服务关系,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正是有了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居住在新华社区的居民们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记者 何洁蕾)

责任编辑:贺子桓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