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南海口:新旧融合 以文化人 打造文明“五新”美兰
发表时间:2019-07-09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为中央确定的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海口市美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践中心建设与自贸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相结合,全力打造“新途径、新思想、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的“五新”美兰。

  根据实际,探索文明实践美兰新途径

  结合实际,创新试点工作思路。美兰区结合农村地区位于海南自贸区起步区(江东新区)范围内的实际,探索建立了美兰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三五”模式:“三”即围绕打造百姓家门口“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的三个中心目标,实现“民生服务更精准、互助奉献更风尚,理想信仰更坚定”三个提升;“五”即与服务大局相结合、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与党建引领相结合、与资源融合相结合、与文明风尚相结合。

  创新机制,压实文明实践工作责任。由区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每个实践所由两位区级领导挂点,包点区机关、街道结对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组建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队。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下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建设志愿服务孵化基地,设立美兰区志愿服务中心,聘请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专家开展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试点工作纳入单位年终绩效考核,并作为人大代表人选、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整合资金,将文明实践纳入年度预算,2019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投资额度2200万,专项活动经费1200万元。

  融媒合作,扩大文明实践影响力。与海口日报、南海网等媒体结对共建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省级媒体共刊发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报道164篇次。其中“田教授”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

  党建引领,传播新思想

  党员带头,让新思想深入人心。出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探访联系困难群众制度,在春节期间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 真情实意暖民心”活动,广大党员在慰问过程中带领群众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一并送到百姓家中,让群众不仅领到“物质红包”,也能领取“精神红包”。开设“江东微讲堂”,组织全区40组161名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百姓家中,宣传宣讲新思想、新政策,并在宣传过程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形式,“土味宣讲”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开展“我是新时代文明实践者”组合式活动,寻找和招募本土宣讲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期确定一个主题,通过“演、播、讲、诵、宣、帮”六字诀(演一个节目、播一段微视频、讲一个身边小故事、朗诵一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做一次微宣讲、帮群众圆一个微心愿),用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让群众深入知晓和理解新思想。通过引导群众自演、自讲、自唱,让群众成为传播新思想的主力军,积极做新思想的践行者。联合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精选20个专题,编印新时代文明实践微宣讲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诠释,篇幅短小精炼,便于基层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10分钟微宣讲,让新思想新理论传播更为深入。

  整合资源,打造江东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

  整合阵地,构建文明实践服务集群。整合盘活辖区各类阵地资源,将废弃闲置的学校、敬老院等各类资源进行集中规划,建设成为1个中心、4个实践所、57个站,并打造出助残扶困、生态文明教育、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等7类特色主题基地,形成功能互补的文明实践服务集群。

  整合队伍,打造文明实践品牌团队。区各职能部门分别牵头组建了就业创业、助残扶困、法律援助等14支志愿服务支队。组建口腔中心志愿服务队、护鸟队、爱岛艺术团等127支社会志愿服务队。成立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唱团,为文明实践活动提供高水准的合唱表演。演丰镇试成立“演丰发布”广播队,不定期为镇上居民播报节目,开展客服知识宣传。大致坡镇成立“邻家小修”电器维修队,进村入户为村民群众维修电器。演丰镇演西村民自发成立“护鸟”志愿服务队,定期巡查红树林保护区。

  整合需求,打造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一是围绕服务中心,开展“渔民文化节”“乡村嘉年华”“文艺轻骑兵”巡演、“非遗进校园”以及义诊义剪下乡等便民利民惠民志愿服务项目。二是围绕慈善中心,开展“扶贫集市”+“游园活动”“微心愿”、助残扶困“百家联盟”爱心早餐车、听障儿童训练等听民意解民忧志愿服务项目。助残扶困基地累计安排500多人就业,带动上千人就业,并给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劳动康复和心理疏导服务,残疾人在就业中得到康复,十多名残疾人找到伴侣结婚。三是围绕信仰中心,开展聚民心凝共识志愿服务项目,如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志愿宣传项目等。截至5月下旬,全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80余场。

  生态先行,文明实践共建绿色之城。按照市委部署,落实流域共治机制,在海口全市率先推行“一河一策、一河一图、一河一表、一河一群、一河一档”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成立绿水青山志愿服务队、环保教育站、渔民护湾护河志愿服务队等组织,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执法行动。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全区逐步落地生根。

  以文化人,塑造文明实践的新农民

  志智双扶,塑造有理想的新农民。美兰区结合试点工作,在全省首创“田教授”工作模式,探索脱贫攻坚互助自强路径。通过从贫困户中推选出22名种养能手,聘请其为“田教授”,经过交流、学习、引导,有效激发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主动性,带领贫困户“加速奔跑”。“田教授”模式有效地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接受帮助的贫困户脱贫后变身“田教授”主动帮助他人,并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先后有10名脱贫户(其中2名“田教授”)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开设“扶志音乐课”,组织各镇村帮扶干部及贫困户在扶贫夜校开课前学唱时代赞歌,引导、激发贫困户走向美好新生活的内生动力。

  示范带头,塑造有道德的新农民。坚持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星评选活动,力求从“农村百姓”中选树时代楷模,使广大党员和群众感到身边的典型可信可学。三江返乡青年王琼,不仅回乡自主创业成为农民企业家,还主动帮扶周边贫困户,吸纳周边贫困户和村民以土地入股或打工的模式加入合作社,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如今三江镇莲雾种植基地已达到3000多亩。红树林七旬老人黄宏远,为保护红树林生态资源主动放弃打鱼生活,志愿开展生态文明宣讲、环境巡查工作。在他所在的红树林周边村庄,爱护红树林、保护红树林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浸润,塑造有文化的新农民。以创新文化载体、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培育乡土文化人才等为着力点,逐步形成了“送文化”“育文化”“秀文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新局面。春节期间举办“乡村嘉年华”系列活动,拔河、背媳妇跑、海南传统排球赛等趣味运动会吸引了十里八乡群众前来观看;农民联欢晚会节目全部由农民自己出演,让农民有更多机会用最真的感情、最美的歌声唱出心中喜悦。特别是中心、各镇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唱团,下到各村为“扶志音乐课”进行教唱,深受群众欢迎。

  新旧融合,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

  旧俗新办,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江东新区移风易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行动,公布了《“公期”等传统习俗新办“十不”原则》《喜事简办“十不”原则》,以宣传宣讲、文艺演出等形式,积极倡导“烟花爆竹禁放,婚事喜事简办,传统习俗新办”。精心组织推出美兰“新风礼”系列活动,在传统节日或人生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拜年礼、孝亲礼、团圆礼、入学礼、成人礼、结婚礼、追思礼等,并注入展示主流价值的仪式流程和主题内容,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

  旧艺新学,传承“非遗”唤醒文化自信。连续四年举办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吸引来自定安、琼海、万宁、文昌、澄迈等市县的20多支琼剧团参加。同时举行唱段大赛、折子戏大赛等,吸引琼剧新人不断涌现、优秀剧目层出不穷。此外,先后在灵山中心小学、龙峰小学等组建少儿八音乐队,开设了美兰区公益性八音传习所、公益性少儿八音培训班,多次在省、市参演,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赞誉。(中共海口市美兰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 小伟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