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赤水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发表时间:2019-02-19来源:贵州日报

  春节前,记者在赤水市石堡乡益群村采访时,遇到了一场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台上的人讲得深入浅出,台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摆哈。马上要过年了,办酒送人亲现象多了,大家都要文明过节和吃酒。”村支书李安林详细讲着哪些酒席不能办、什么酒席不该参与。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频频点头赞同。

  宣讲结束后,大家热火朝天地开始清扫公路和自家院坝。村民李波乐呵呵地说:“通过宣讲,大家明白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的意义,都积极参与。道路干净了,卫生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了,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

  类似的场景,只是赤水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的一个缩影。点点滴滴的变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去年10月,赤水市被确定为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对赤水来说,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我们将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体系引入到试点工作中来,坚持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揽农村工作,把试点工作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驻村、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市中心、乡所、村站的三级组织架构。”赤水市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况顺航说。

  赤水市围绕“理想信念引领、文明习惯培养、人居环境改善、陈规陋习革除、科技文化普及、法治教育提升、产业发展致富、绿水青山守护、榜样典范品牌”九大工程,把文明实践活动贯穿于赤水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农村自治、法治和德治,营造文明健康、感恩奋进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农村、深入人心,全面塑造“奋进赤水人”形象。

  “通过实施理想信念的引领工程,增强农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心和决心,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力量支撑,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赤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工作人员何春联说,该市以道德讲堂、农民夜校为阵地,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农民故事会”,鼓励乡镇打造乡村“主题曲”,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赌博、迷信、不讲卫生、婚丧事大操大办、不赡老抚幼、邻里纠纷等问题,赤水市注重以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破旧立新,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工作格局。

  围绕群众求知求技、求富求乐、求医求安、求公平公正等期盼,赤水市实行志愿项目村收集、镇发布、市统筹制度,把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有针对性地项目化运作一批志愿活动,红色文化挖掘、旅游质量提升、竹编工艺培训、广场舞下乡等,不断满足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陈其良是赤水市富顺村的村民,经村里推荐,去年底参加了农广校竹编培训,主学竹编灯笼。他勤问老师,刻苦专研,主动琢磨。培训结束后,他回到村里继续练习,村民们都来围观,他毫不保留地手把手传授技艺。等到农广校再次培训时,很多村民都报名参加。如今,陈其良和十几位村民的竹编技艺日趋精湛,出售的成品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赤水市级财政预算设立了专项资金,全面整合工青妇、民政、计生、司法等部门和社会志愿者力量近5万人;整合现有的党员活动室、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1773个基层阵地资源,充分盘活学校、村级教学点,让这些活动场所发挥明显作用;17个乡镇实践所、126个村级实践站全部挂牌并开展相关活动,加快建立纵向涵盖市乡村、横向辐射党政群的实践网络。

  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赤水市进一步锁定产业发展目标,找准产业发展路径,突出本土特色,将服务落脚点锁定在“发展生产、农民致富”上,不仅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办到群众家门口,更要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眼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在成为赤水人的“精神加油站”,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新的能量。(记者 钱诚 潘树涛 通讯员 张浪)

责任编辑:党 建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