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移走旧习 易来新风
发表时间:2023-01-12 来源:中国文明网

  “11月2日,核心区最后一座坟墓拆除,迁入公墓。”12月16日,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老村支书张永堂,在路边采下一束野花,从村级公墓中间石梯拾级而上,放到曾祖、祖父和父亲新迁坟墓前的拜台上……至此,土店子村四组核心区84座坟墓全部迁入村级公墓。

  从散布在村口、广场边、游步道沿线的坟墓集中迁入阶梯排列、翠柏环绕的花园式公墓,经历了传统观念、土家习俗和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冲撞、相融。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变与不变,传统殡葬有了时代新定义

  土店子村名字带“土”:村里处处土瓦房、土泥巴路,村民在土里刨食。6年前的扶贫春风“刮”走了土气,作为巴东县城“后花园”的土店子村,新增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北省生态文明示范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省级样板村”等新潮符号。

  2020年,巴东山行自然教育营挂牌土店子村,和城区幼儿园共建、开设田园课程,让城里娃在古朴、原始村庄中捕捉成长快乐。“小朋友到村里徒步、游玩都很开心,但随处可见的坟墓容易让他们有心理阴影。”城区某幼儿园园长说。

  近年来,土店子村民宿、农家乐扎堆兴起,游客惊叹土景土味的同时,感叹坟墓煞了风景。2021年,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咸丰县彭家沟村、宣恩县黄坪村考察学习,考察团诧异于“视线范围没有一座坟墓”,被超前的殡葬规划布局深深触动。

  “将四组核心区坟墓搬迁,拆除大碑大墓,还乡村清新面孔!”2022年4月,酝酿近两年的殡葬改革开始。启动会上宣读坟墓搬迁方案时,52户群众认为这颠覆了“穷不改门、富不迁坟”的传统,也打破了“逝有所安”的习俗。

  年过七旬的村民谭庆家父亲的坟墓距房屋仅2米,且紧邻彩虹步道。“老辈子葬在这里30余年了,是先有坟墓,然后才有彩虹步道,不搬迁也说得通。”他说。

  土店子村一直流行着“人墓共居”土家丧葬习俗,长辈墓地选址在屋旁空地或屋后山上,有着“逝者守家,后人光耀”之说。同时,基于“墓地拆迁不具有独立性,没有法律法规专门规定”的国情,坟墓拆迁讲究自愿、配合原则,且土店子村坟墓拆迁不是大型项目建设占地征迁,而是出于乡村振兴统一规划的需要,补偿标准低。

  一头是传统文化习俗的捆绑,一头是坟墓搬迁的非经济交易,土店子村殡葬改革前有思想阻力、后无支持动力,可谓“两头难”。“脑袋中的根深蒂固动摇不了,钱袋里的补偿我们也满足不了,那就只能和群众算好感情账、经济账、生态账、示范账‘四本账’,让群众思想通变工作通。”村支书张文灿说。

  “村里有了柏油路,还建起了民宿一条街、彩色环村游步道、多功能体育场,乡下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路边坟包减下去,带动百姓钱包鼓起来,旅游饭越吃越有味。”“以前一个坟墓占地20平方米,现在公墓单碑仅5平方米,节约了土地、腾出了空间。”……院坝会、坨坨会收场,一本本账算清,群众对现代生态文明的轮廓日渐清晰。

  土家习俗和时代潮流的平衡——存与不存,公墓选址群众定、大家建

  打开核心区坟墓存量库:分散坟墓84座、活人墓9座,分布在村口、主题广场四周、游步道沿线等可视范围,与乡村振兴新图景格格不入。

  如何搬迁?群众说了算。信陵镇和土店子村干部群众集体议出了《土店子村美丽乡村项目核心区坟墓搬迁暨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制订搬迁路线图:豪华墓、大碑大墓必须拆除,不允许再新增;对于有墓碑的坟墓可整体迁入公墓,土坟在公墓采取卧碑形式,也可就地去掉坟头、栽树绿化。

  “乡亲们对迁坟动土都很慎重,对新墓址格外看重。”张永堂在公墓选址花了不少心思,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选址,最终选定一座小山包,离核心区2公里,符合村级长远规划。

  历时两个月,由13名村民出工出力,一个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村级公墓建成。群众选址群众建,坟墓搬迁中群众也是主角。土店子村指导成立坟墓搬迁施工队,优先三代以上无墓碑祖坟搬迁,由施工队实施搬迁,对于血缘关系三代以内的坟墓可由施工队或墓主亲属代表搬迁,对搬迁主体可自由选择,搬迁奖补归搬迁主体。

  村民汪行伦看着曾祖、爷爷、奶奶的坟墓迁入公墓,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墓碑保持原样迁入,墓地比先前更好,对得起长辈!”参与公墓选址、建设的汪行伦说。

  在坟墓搬迁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准拿手机拍照,不准机械开挖,全程由人力完成。“要给逝者足够的尊重,这才是爱老孝老的延续。”张永堂说。

  “从墓穴尺寸、拜台宽度再到公墓绿化树选择,我们向上在县级殡葬改革方案里找依据,向下与群众一起商、共同议,最终确定每个墓穴占地5平方米、墓间距0.6米、拜台宽0.8米,让群众当规划设计师,在尊重传统和迎合时代潮流中,求得两全其美。”镇党委书记万运泰说。

  厚葬到厚养孝道的观念迭代——舍与不舍,绿色殡葬成为文明乡风新时尚

  前段时间,张永堂一直背负思想、精神、心理“三个包袱”:5月19日,他第一个将三位前辈坟墓迁入公墓,家族的兄弟姐妹不理解,说他是“典型的不孝儿孙、抢风头的出头鸟”。

  “我是党员干部,我不带头,谁带头?”张永堂态度坚决。

  在“墓越大、碑越高,代表越有孝道”的传统观念下,前有“能改则改、应迁必迁、应拆必拆”的硬杠杠,后有“保护生态、美化乡村、共同缔造”的要求,土店子村以三代以上无墓碑祖坟的首批搬迁为切入口,打响规模搬迁强势头阵。

  党员谭军常年在广州跑货物物流,老家年年换新样,感觉日子特有奔头、盼头,他在坟墓搬迁院坝会上第一个举手表态:将老辈子3座坟墓迁入公墓!很快,5名党员代表组成搬迁第一方阵。

  “趁父母有生之年,让他们吃好、玩好,比离世后‘住’进豪华墓要好!”村民汪大军主动拆除了价值8万元的墓碑。

  张福先妻子的坟墓距彩虹步道30米,坟头早已削成平地,栽上了桂花树和花草,绿色植被取代了荒芜的坟包。“从立墓碑的传统丧葬到绿色主打的生态殡葬,变的是思想,不变的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敬仰。”张永堂说。

  在土店子公墓,上边为原貌搬迁的墓碑,下边均为卧碑,中间有梯道,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张永堂说,他已将“三个包袱”抛到了脑后。

  如今的土店子村,在“舍与不舍”中探寻移风易俗路径,组建村文明信用社、小小评议队,选树“巧妇能手”“最美儿媳”“土店劳模”等,让榜样力量引领文明乡风。(供稿:湖北省文明办 湖北文明网)

责任编辑:王 楠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