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安徽铜陵:乡风文明新气象 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发表时间:2021-12-09来源:铜陵文明网

  “在喜庆堂办酒,一桌美味可口的菜肴就花了400元左右,大大减少了开支,一场酒席下来能省2万余元……”近日,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群心村喜庆堂办过喜酒的梅明好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喜庆堂(家宴堂)作为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担集中培训、政策宣讲、举办文化活动等功能。陈晨 摄

  

    乡亲们在喜庆堂(家宴堂)办酒席

  梅明好将记者领进喜庆堂,只见二十余张桌子铺着大红色的桌布,简洁而大气,电子显示屏、舞台等设施齐全。“喜事新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健康生活”等宣传语随处可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明新风。“进城办喜事需要来回路费,城里租个大屏幕也要好几千元,更别说酒席费用了。在村里的喜庆堂办酒席,自己备料,亲戚帮厨,划算热闹又有人情味,现在乡亲们只要办喜事第一个就想到这里。”梅明好笑着说。

  在喜庆堂办酒,村里不仅免场地费和水电费,更是把移风易俗的内涵注入其中。“现在存在攀比现象,你办10桌,我要办20桌;你办800元一桌,我要办1000元一桌,这风气不对。”群心村党委书记说,村里成立喜庆堂,并组织本村有威望、有影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成立红白理事会,力求在充分尊重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根据村规民约帮办协办红白事,规定标准,压减规模,推动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喜庆堂的运行,既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又让随礼风气得以改善,既铲除了“人情债”滋生的土壤,又减轻了村民人情负担。目前,群心村喜庆堂已服务村民4000余人次,替群众节省开支50多万元。

  在铜陵,用村规民约规范婚丧事宜,颇为普遍。如天门镇金塔村提出“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浮山镇女儿桥村规定,“反对红白喜事铺张浪费”……“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既要在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中引导群众,更要在实打实的服务举措上施惠群众,让村民在参与中自发自愿、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喜庆堂作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将农村移风易俗和弘扬时代新风相结合,值得推介。

  朴素简约是建设喜庆堂的一大特色。铜陵市各乡村利用村部闲置的办公用房和现有的其他用房,水、电、气等配备到位,增添餐桌、电视、音响等设施,改造建成一批喜庆堂、家宴堂,大部分能摆6至10桌,多的能容纳200余人。由于喜庆堂(家宴堂)立足于本村、向全乡(镇)开放,村民办理宴席只需带食材,所有设施全部免费,极大降低宴席成本。

  在喜庆堂(家宴堂)建设初期,各村就把村里好人好事、孝道红榜在场所内外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好人好事和孝道红榜家庭在喜庆堂(家宴堂)办大事,可在亲朋好友面前彰显自家风采,并激励未上榜家庭积极做好事、行孝道,争取早日上红榜。各村红白理事会还结合实际,制定移风易俗标准,婚丧嫁娶随礼不超过200元,宴席标准不超过500元,不放鞭炮、不请乐队、不讲排场,党员干部、乡贤人士带头执行。目前,全市农村共建成喜庆堂(家宴堂)等62个,举办活动800余场次,参与群众65000余人次。

  如今的喜庆堂(家宴堂),不仅是敬老孝老、勤俭节约的展示馆,也是引领风尚的议事堂。村“两委”借宴席人员较为集中之机,将村里的重大工程、村级好人、孝道红黑榜、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事务,通过公告展示、主持介绍、重点宣介等形式广而告之,让群众提意见、出主意,充分发挥民主自治作用,实现共治工作新格局。

  作为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喜庆堂(家宴堂)承担集中培训、政策宣讲、举办文化活动等功能,一馆多用、多馆合一,既提高了喜庆堂(家宴堂)的利用率,又丰富了移风易俗的活动内容。在满足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基础上,喜庆堂(家宴堂)还积极承接乡村旅游团餐业务,既为游客提供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又让游客体验到文明节俭的特色文化。截至目前,累计承接旅游团餐1200多桌,服务游客10000余位。

  下一步,铜陵市将坚持宣教并重,坚持疏堵结合,坚持示范引领,通过抓“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建设,进一步形成乡风文明新气象。(铜陵日报 李莉)

责任编辑:查嘉宝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