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如何让师者不失德

    近日,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印发,提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方面,教师的师德表现将成为首要标准。《指南》的印发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讨论,尤其是“一票否决制”的实行,究竟能否从根本上杜绝师德失范的发生?

    “一票否决”有助于守住师德底线

    张家港网友程序:开学季,强调师德问题,提出“一票否决制”,并不是无限制地拔高对教师的要求,而是为了确立并守住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底线。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更有效地应对学校德育缺乏明确指导,师德标准评价模糊的现状。比起仅用原则性的思想观点去评价和考核教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现实指向明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而通过明确的标准,确立道德因素在教师职业范畴中的判断,也有利于师德建设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更多

    鄂尔多斯网友张媛:此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的师德“一票否决制”,既为广大教师敲响了警钟,也为社会对于教育行业及其成果的评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同时,广大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杜绝物质诱惑,抵御不良思想的影响,守好端正做人、干净做事的底线,将眼光放长远,踏踏实实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此外,社会也是这条底线的监督者,纯洁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成长有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媒体等方面应当及时发现突破这条底线的现象并进行制止,让负面案例效应成为反作用于师德建设的正能量。>>更多

    “一票否决”重在执行

    张家港网友杜晓丽:实行“一票否决制”,必须抓好执行措施。强化禁令的执行,切实发现有违师德师风行为的人和事,触到痛处、击中要害,增强震慑效应。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督查机制,管住教师违规“阀门”。只有把“一票否决制”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发挥出“一票否决制”的功能,它才能成为一把“利刃”,刺痛当下的不正之风。

    龙岩文明网胡勇俊:把师德与众多评定、评审、考核等工作挂钩,教师失德实行“一票否决”,需要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制定好的配套措施和长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好政策落实到实处。同时,要列出近些年教师队伍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细节考核,切不可盲目而为,让师德考核流于形式。

    四川网友樊树林:“一票否决”需讲求公正原则,对教师师德的考核,需要广泛吸纳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地方教育部门不宜“单兵突进”,以确保考核的公正。另外,在全社会对创新给以宽容,许多领域出台“容错机制”的背景之下,地方教育部门在吸纳多方智慧的同时,应对教师的正当教育管理创新给予点赞,而不能将所有失误或失败都上升归结到“失德”的范畴,要保持谦抑性原则。

      “一票否决”不能包治百“病” 

  威海网友张月玲:“一票否决制”并非包治师德失范的灵丹妙药,事前防范远重于事后处置。师德“一票否决”虽然有利于加强师德建设,但对于事前防范,作用十分有限。与其单方面把“一票否决”当作惩治师德缺失的利刃,不如把功夫做在事前防范。事先防范更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因师德失范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广州网友练洪洋:师德“一票否决制”这把戒尺虽好,却不能解决师德建设中的所有问题。执行过程依然存在一些影响效率的因素,譬如师德量化。由于师德属于德行范畴且内涵丰富,有些行为还存在争议,难以定性,量化评估有难度。又由于师德“一票否决制”事关教师声誉与前程,不可不慎。要让师德可评价,就应该将定性的内容定量化,对一些比较典型的师德问题进行梳理,制订成规范条款,让考核有一个标准,让教师心中有数。

    师德养成靠禁令更靠建设 

    四川网友毕晓哲:师德的构筑绝非一日之功,师德更多体现在教师的内心自省、内心美好、内心的职业操守等方面,而这些,恰恰是难以完全量化为具体指标并进行要求和考核的。师德的遵循与构建,须内化于心,才有可能外化于行。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真正将教书育人当成毕生的职业,不能真正将教育孩子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业理想,并在内心道德标尺上始终奉为圭臬,一些外部的师德约束与考核终将作用不大。>>更多

    宣城网友朱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素养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必定是循序渐进的结果,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教育。《指南》是教师师德自我修养的操作指南,划出了教师的行为边界和底线。在加大“一票否决”应用力度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创新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形式,使得教育培训的内容能够切实走进教师的心里,从而外化于行。唯有疏堵并举,才能切实提升师德,为教育强国凝聚强大的教师力量。

    龙岩网友张全林:师德建设需要“一票否决制”,也需要培养教育:激励机制不可或缺,对教师高尚品德的肯定和嘉奖,能够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把师德修养变为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同时要拓宽监督渠道,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

    对教师提出严格师德要求,并非打造道德完人,而是体现出社会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期待通过引入奖惩分明、优胜劣汰的约束机制,促进教师自觉提高执教能力和道德水平,充分体现出“灵魂工程师”的作用和价值。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