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 反思“中国式爱情”的忠贞与责任

   

    炎炎酷暑之中,七夕,悄然向我们走来。从古代单身女子的“乞巧节”到现在的“中国情人节”,七夕有着独特的东方意韵,极富浪漫色彩。透过消费浪潮的遮盖,七夕里传承的是忠贞的爱情,更是相互付出的坚守与责任。小家幸福则大家和谐,让我们共同在七夕中品味浪漫与责任,为和谐大家共添色彩。

 

     浪漫七夕,重在表达“中国式爱情”的忠贞与责任

 

 

 

   “中国式爱情构”成了独特的七夕文化。七夕起源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使鹊为桥”等情节让凡间的多情男女神往不已,美丽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讴歌。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也许缺乏花月前下、海誓山盟,却是天上人间、海枯石烂,一份情愫、一种责任,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爱情。>>

  不可否认,中国式的爱情,一直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嬗变,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式爱情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中国式爱情如何嬗变,有一些东西却是亘古不变的,因为这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文化血液的一部分,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比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等。 >>

 

     这种爱情里有浪漫更有责任众所周知,爱情里不只有鲜花、诗歌、阳光,更多的还是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从最初的浪漫主义,回归到最终的现实主义,这才是一个浪漫爱情故事的全部剧本。>>
  曾经何时,一对恩爱夫妻立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但历经岁月的冲刷,经历过柴米油盐的洗礼,多少举案齐眉的伉俪反目成仇。家和万事兴,只有人人在家庭生活中都能做到包容、信任、谦让,夫妻相敬如宾,孩子活泼可爱,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图景才会满目皆是。>>

 

    消费浪潮下,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需要用理性品味

    七夕之味总是被消费浪潮所掩盖。节日从根本上不等于消费日,纵然消费活动让人充满期待,但最为让人感到温暖和真情的,还是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真味。爱情总是令人期待和向往的,“七夕”的爱情专属也可能就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了。不必因为这种变化而焦虑,文化朝着人们所美好期待的方向演变,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好在大多数向往爱情的人都有一颗清醒的头脑,爱情就是爱情,一切世俗消费都只是为爱情而设的铺垫。只是在强大的商业体系里,打出“七夕”招牌大肆推出的营销活动,让人未免产生本末倒置的担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几年爆棚的天价月饼、天价粽子、豪华包装还一定没有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真不知什么时候会不会冒出天价情人礼品来,似乎不如此便不能表达爱情。>>

 

    奢靡过七夕,远离了爱情的真义。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恋爱观,当下社会却日益趋于物质化、功利化,热衷“七夕节”的很多年轻人想的是不能丢面子,“再穷不能穷女友,再苦也得过七夕”,盲目攀比,求奢求华,以为花巨资哄女朋友开心就是爱情的表现。 >>

 

    理性消费,在平淡中体味爱情与责任。面对舍本逐末的“七夕大军”,我们更应当理性消费,守好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时代在发展,但人们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憧憬没有变,平平淡淡,相互依靠才是最真挚的感情,才是传承千年不变,最值得坚守的期待和憧憬。>>

 

    结语

 

    七夕佳节,让我们学会在浪漫中品味爱情的忠贞与责任,把玫瑰花、巧克力的一时惊喜与浪漫变为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执着。让我们真诚过节的同时,好好反思,对自己的婚姻或未来的家庭,不轻言放弃,以诚相待,忠于爱情,相信大家都会收获更多幸福。>>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