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端午 文化与美德让节日更有味

   

    端午,蕴涵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传递着伟大的爱国精神。对于热爱生活的人们来说,它不仅仅是纪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节日文化传承一直是网友关注的焦点,而今年端午又连着儿童节,让传承之意更加具象。本期视点,在对大量评论稿件进行集纳整理的基础上,小编发现,要让端午节过得别有风味,少不了这几款美味。 

 

    

   

    传承端午,精髓在爱国。传统文化只有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迸发出蓬勃的活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时代主旋律,“爱国”被定为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新打量中国节,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寻根端午,传承端午的爱国情怀,正呼应了时代和现实的需要。

 

 

   追忆古人,反思家与国

    在端午节,“家”和“国”乃是两道必点菜。“家”的意思明显,那就是如何团聚的含义,在端午节的日子里,人们通过相聚在一起,一起吃着粽子,谈论着人生,规划着未来;而对于“国”更是人们思考的根本,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努力更不会有国家的昌盛,这么简单至极的道理深深蕴藏在每个人的心里深处。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工作在什么岗位,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有着对于国家的贡献和价值。而这些都应该从你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千万不要觉得你太卑微,任何高楼大厦都是从一砖一瓦盖起来的,而一个国家也都是由每个人组成的,没有每个人的努力,整个国家也将没有任何生机与活力。这就是端午节的意义和价值,更是对于现代的每个人来说,对于“家”,对于“国”应该有的理解和包容。>>

    如今经济飞跃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一些人却在优越的生活中忘记了“居安思危”,甚至沉溺于享乐而不思进取。当端午节的号角吹响时,那些还在自以为是的忙碌中找不到人生方向和价值观的人,是不是可以借端午的契机,深思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生活,站在社会的大平台上,让自己的梦想融入祖国的繁荣昌盛呢? >>

 

   追忆先贤,学会责任与担当

    屈原的一生中,正是责任感,使他能达到“无我”的境界,放眼天下,始终关注着黎民百姓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危。>>

    正是有了屈原式的慷慨引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士大夫以及有良知的社会公众,才一直将将社会发展需要、公共事业需要,置放到“小我需要”之上,时刻将家国意识、公共意识以及公共担当,放在首位,出现了一代代、一批批屈原式的华夏儿女,比如文天祥,岳飞等民族精英,也诞生出诸多道德傲岸、人格坦荡的草根人物等。融造出光耀千古的精神气概,雕琢成慷慨悲壮的道德丰碑,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终极精神力量。

    丢掉抱怨,积极担当,舍我其谁。甚至在出现利益诱惑、功利牵引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了对精神道义、公共道义的最低限的敬畏和坚守。善于向不良行为和丑陋行为作斗争,善于利用自己的公共身份为社会正义和群众利益摇旗呐喊,愿意用自己的一腔直心、浑身是胆,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大国崛起的中坚动力。>>

 

 

    节日传承,从习俗到情感。节日习俗知识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它们,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情感和精神。比如,春节让我们感念家庭的和睦与温暖,清明让我们去怀念亲人,端午让我们去关爱生命、热爱国家,七夕让我们欣赏爱情,重阳让我们尊重老人。节日都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去热爱生活,善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端午节,有这样丰富的文化积淀

    端午节,它有着悠久独特的民俗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端午节有很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重五节、五月节、沐兰节、天中节、天长节、龙船节、解粽节、诗人节等,端午的起源也众说纷纭,有纪念屈原说,有纪念伍子胥说,还有曹娥说等,各地又有不尽相同的习俗,除相关祭祀活动外,还有赛龙舟、食粽子、兰汤沐浴、插菖蒲、悬艾草、拴五色丝、挂香袋、戴香包、采草药、斗百草、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等。在这众说纷纭的传说和丰富多彩的习俗背后,展现的是传统节日丰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需要通过习俗与活动的载体来体味

    若剥离节日的文化内涵,不仅仅会使节日变味成时间年轮上的刻度,还会导致我们的价值观的迷惘。“我们的节日”需要吃文化,还应把文化从“舌尖上”拓展到“心尖上”,用“节日灶”烹制出文化传承的上等佳肴。 >>

    端午佳节,家家户户米粽飘香,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质朴的优秀品格;江河湖畔龙舟欢腾,则是表达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的团结拼搏;彩绳香包异彩纷呈,则是体现着中国人民心灵手巧的蓬勃风貌……>>

    点雄黄、缠五彩缕、斗百草、斗蛋、刺五毒、投壶、午时茶……这些端午古礼你都知道吗?其实除了吃粽子、外出旅游、逛街,端午节我们不妨这么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穿上汉服,重现端午古礼祭祀;带上孩子,一起包粽子玩童玩。通过参加这样的一些活动不但能营造节日的欢乐氛围,找回以前过节时的热闹、好玩,还能够激发青年人爱国、爱传统文化,将传统民俗文化在寓教于乐中不断地传承给下一代,何乐而不为呢。>>

 

    新的时期,传统文化不妨创新形式

    传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更加注意从内容和形式放面与传统对接。看到那些被人们不断刷新的过节记录,我们深感欣慰,因为传统正在被人们用心在做着现代解读。 >>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文化有所也属于正常现象。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与其年复一年地呼吁,不如结合传统发明一些适合现阶段社情民情的端午民俗活动。例如专家学者可以结合近年来的养生热,打造端午节关爱生命、讲究卫生、防灾祛病、祈求健康的“端午健康节”。政府部门除了放假,应结合本地别具特色的传统活动选择性地开展“赛龙舟”等活动,才是正道。 >>

 

    

    文明的行为习惯不止在节日这一天养成,但却在节日这一天突出的表现,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向大人们学习文明习惯的好时机。

 

 

     文明出游

    “端午”巧遇“六一”,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足够欢畅开怀,有了法定假日作为保障,父母终于从繁忙的工作中得以抽身,有了闲暇时光陪伴孩子,不少家庭都会选择亲子出游的方式。六月时光,烈日炎炎,时逢假日,人满为患,文明出游既是考验家长言行举止的“生活习题”,也是以身作则树立标榜的最佳契机。公共场所自觉排队,不拥挤不喧哗;公交车上心系他人主动礼让;观赏景色遵守秩序,不随手丢弃垃圾,不随意折枝摘花……看似都是区区细节,却是孩子面前的“明镜”,也是最好的“教育范本”,耳濡目染之中,言行熏陶之下,自然就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好家风,在全社会掀起“小手拉大手,同随文明走”的时代热潮。 >>

 

    勤俭过节

    时下,不论什么节日,即使是“欲断魂”的清明节,都难以逃脱物质欲望的调侃和干扰,而端午节,我们手上带着五彩的“百索”还是纯金的手链,我们吃的是亲手包的粽子还是包装豪华的粽子大礼包,我们其实已经在物质主义的社会里,慢慢地把精神皈依的阵地丧失了。 >>

    今年,在全“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的大环境下,“天价粽子”少了,过度包装少了,如果以前没有做过,那不妨从这个端午开始,自己动手,包个粽子,买点艾草,重新过个手工淳朴的节日。

    而节日期间,合家团聚,也正是家长以身作则、影响孩子的好机会,因此,不能大手大脚、“突击消费”,而应是节俭为原则,提倡“适度消费”,避免浪费与奢侈。>>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