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应给孩子补补“德育课”

  随着“六一”儿童节脚步的临近,网上关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再次引发网友热议。加之近日有关13个省市区高考“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的消息一经发布,更是将“德育”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今天的孩子,享受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富庶的物质生活和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享受着无限多的关爱与呵护,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他们究竟需要什么?他们最应该学习什么?他们最缺乏什么……?不难发现,呼声最高也最强烈的一个词,就是“德育”,这是今天的家长、学校、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围绕这样一个话题,听听网友怎么说……

 

 

网友观点一:只重智力不重美德的教育是“舍本逐末”

 

  “前两年媒体报道过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的新闻曾经引来多方热议,各方的观点不一,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些小学生美德的缺失。”

 

  当前,一所好学校的标准,还是看分数。只要学生的分数上的去,上级评比的各种奖项和家长们的各种赞誉就会接踵而来,甚至有不少老师的奖金和学生的分数是挂钩的。在这种氛围下,学校和老师们成天围着分数转,怎会腾出时间去开设所谓的美德教育课呢?而学生也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思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就能出人头地。但现实却正好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仅仅在学习成绩方面表现的非常优秀,而美德教育没有跟上去的话,对于社会而言,他们也许就是一个危险品。这些年来,高智商犯罪屡见不鲜,其中不乏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令我们痛惜之余,更值得反思。 >>>>

  

网友观点二:别忘教孩子感恩 补补德育课

 

  近几天来,一段“发飙打奶奶”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视频中,一个小孩儿手拿保温杯不停的打向自己的奶奶,嘴里骂道“你有病”。奶奶试图夺走保温杯,与小孙子撕扯起来。小孙子给了奶奶一耳光,后来猛踢奶奶的腿。

  该类事件反映出来的不仅是家庭的伤,更是教育的痛,说明一些儿童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感恩,这也充分证明加强青少年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为他们创造了舒适的成长环境。也正因如此,多数家庭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给予了孩子过多宠爱,对于他们的要求有求必应。但是,我们每一次无意识的纵容都会巩固、加深他们的错误认识,过度的宠爱就成了溺爱,造就了他们的自私、霸道。这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有害的。

  加强未成年人德育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从小抓、经常抓,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积极配合、相互协调。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对儿童德育的培养,应从使他们懂得感恩入手。家长应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强化对儿童感恩意识的启蒙,经常性地说服引导,使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老师的付出、社会的关爱,懂得感激父母之恩、感谢老师之恩、感怀社会之恩,学会说声谢谢、知道尊重体谅他人,在耳濡目染中让孩子懂得知恩、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懂得感恩。>>>>

 

网友观点三:“美德习惯”应播进每个青少年的心 

 

  日前,由北京市朝阳区文明办、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主办,京通小学承办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系列活动——《文明美德》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展演在中国传媒大学礼堂召开。京通小学将19种美德纳入到“美德习惯”校本课程中,儿童品德教育成果突出。

 

  要将美德习惯播进青少年的心田,首先需要将美德习惯的范畴搞清楚。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大的特征就是喜欢模仿,最大的能力就是学习。所以,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美德习惯的基础上才能够将其播进每个青少年的心田。其次,需要途径和手段。京通小学的做法无疑值得肯定,即通过将美德习惯编入课程的做法,通过教师具体的讲解,让美德习惯称为每个青少年能够懂得的故事。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的宣传途径进行有效传递,让整个社会形成向善风气。最后,还需要监督和考察。对于美德习惯来说,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话,就极有可能流于形式。所以,让美德习惯播进青少年的心田,还是需要人们对这样的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机制。 >>>>

 

网友观点四:让“道德”占据孩子的心灵高地

 

  首都精神文明办出品的“中华美德故事3D动画”系列短片,富有创意,演绎经典,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好评。它突出体现中国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与现将中华优秀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将传统美德故事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更加直接的与当今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相联系。

 

  美德故事3D动画,让英雄“贴地气”,暖人心。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孩子时刻经受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诱惑。随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动漫影片,孩子们眼中的英雄是强悍的superman、是精怪的蝙蝠侠,是漂亮的美少女战士,尽管这些人物极富时代色彩,但无法取代民族经典的传奇。曾经被60后70后烂熟于心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二小放牛”的故事,逐步淡出了00后10后孩子们的视野。其实,经典是永不退色的,民族英雄人物的精神光芒正是未成年人急需短缺的道德之源。美德故事3D动画的适时播出,让曾经高高在上的经典英雄人物走下“云端”,贴着“地气”,走进千千万万未成年人的心灵空间,唤醒未成年人心灵的共鸣,重建道德的认知,占据心灵的高地,从而树立正直无私、圣洁远大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使孩子们懂得,“小善汇聚大德”、“小爱凝聚大美”,无论多么惊天动地的壮举都不是偶然铸就的,而是点点滴滴文明的不断叠加,平凡善举的日积月累。 >>>>

 

网友观点五:高考为思想品德加分 值得点赞

 

    自2013年9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各省份招生考试部门就开始陆续发布2014年高考相关信息。截至目前,31个省份均已正式出台高考新政。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多地奥赛获奖者剔出保送行列,甚至加分名单,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奖励加20分。 

    近年来,社会风气日下,见义勇为变成了见死不救,助人为乐变成了畏缩不前,感恩回报变成了恩将仇报。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但追根溯源,还是我们的教育造成的。近年来,我们的教育重智力,轻能力和轻品德,导致出现很多“高分低能儿”。有的学生虽然考试取得了高分,但是生存能力却比较差,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而“考分优品德差”的学生也并不鲜见。显然,这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奥数获奖者可以直接保送上大学,或在高考中给予加分,则让“应试教育”发挥到了极致,重分数轻能力、重分数轻品德成为教育现状,直接影响了现代青少年的素质。人与人之间斤斤计较,刻意算计,结果导致了人际关系受损,人与人之间缺少友爱和爱心,这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风气的低下。高考为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加分,显然有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因为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尺,在实际操作中,为思想品德加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缺乏可操作性,更不能因此就否定这种高考新政。思想品德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积累,才能培养出健康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并不是每一个思想品德优秀的考生都能得到加分,而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网友观点六:“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

  德育是一项充满机遇、挑战和魅力的工作。就学校德育而言,德育的切入点很多,也没有固定模式。全国来看,德育工作不乏可圈可点的地方,可是,我们周围也有不少德育工作者最头疼的是“为什么我苦口婆心,学生却不领情?”——这其实就是多元化影响下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差”的困境,也存在着老一套的德育工作不得法、德育工作者还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德育“实效性差”的基本原因有三个:第一,受道德生态和国民素养问题的影响。当前,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信仰,对法律缺乏敬畏;不少人自我为中心,信奉金钱至上,导致物欲横流,对生命的漠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等等,道德生态发生了病变,导致学校倡导的主流意识和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存在许多冲突。家长片面追求应试教育而出现与学校教育目标不一致时,学校的指导性地位有所削弱,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德育也由此陷入了困境。第二,受德育教育实施手段方法的影响。人们长期以来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一种观念,认为德育是一种“知识”的灌输,采取灌输的方法实施德育教育。其结果是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出现了德育试卷100分,到了现实生活中变成了没有道德修养、没有礼义廉耻、没有诚信的人。第三,受教师的道德建设滞后的影响。教师担负着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被教育者中才有地位、有威信。当前,劳碌的教师因侵占家庭生活的工作时间,加上社会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等原因,导致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对自身价值认同感不足,师德建设也受到一定影响。

  如何破解多元化影响下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困境?一是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推动德育工作者角色的转变。二是及时了解学校德育对象及其变化,推动德育教育手段的转变。三是从德育的本质和特点出发,推动德育教育方法的转变。四是汇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育德的三股强大力量,推动德育工作由学校的驱动力向社区趋同力和家庭向心力转变。五是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模式基本教育流程,推动德育工作向系列化转变。六是坚持人人可做的原则,推动德育工作向近、小、实转变。>>>>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