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爱上“吴姥姥”
日期:2021-12-08
来源:天津日报

  一秒到底有多长?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同时掉进深海,会被压扁还是碾碎?很多人通过短视频认识了讲物理的“吴姥姥”──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我觉得自己是吴姥姥进科学大观园,永远对未知的事物保持好奇心。”72岁的她依然有着纯粹的探索热情,晾衣架、硬币、气球、牙签等生活用品都是她用来实验的神奇宝贝,加上妙趣横生的演示讲解,许多网友直呼“爱上了物理”。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知识+视频”成为科普的常见形式。但凡受欢迎的科普视频,都离不开两个特质:知识硬核、生动讲解。就像有人说的,“如果社会上普遍对科学存在误解,认为科学很枯燥、呆板,那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切中这个“环节”,在润物细无声中走近受众,是做好科普的关键一步。

  科普的意义,绝非给予知识这么简单。比科学知识更可贵的,是科学精神的传递。看到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伪科学充斥其中、误导公众,一些专家学者主动站出来,挤时间上线,或是用科普来辟谣,或是针对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答疑解惑……用“有趣”搭建桥梁,用现代化方式传播,当知识带着“顶流”光环走下高阁,百姓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科学精神。

  勤于思考,敢于想象,当更多人将科学精神融入工作生活日常,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同时,科普的深层次价值也就得以实现。(李娜)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