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张借条凸显诚信与担当
日期:2021-09-08
来源:湖南日报

  浙江长兴县煤山镇访贤村村民桂国胜因身患重疾无钱医治,先后借款50万元,累计借条34张。7年来,桂国胜依靠自己勤劳双手,省吃俭用,兑付一张又一张借条,终于还清50万元欠款。

  如此信义之举,可以说惊天动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特别是,在一些“老赖”肆意践踏诚信,为逃避兑付工钱而不择手段地进行各种拙劣表演之时,在不少农民工为讨薪历尽千辛万苦的现实困境之下,这位农民的义举,显得弥足珍贵。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季布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类似的故事和典故不胜枚举。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的“熏陶”,一些人摒弃了最基本的传统价值,恶意欠薪、欠债不还,就是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讲诚信的具体表现。

  相形之下,农民桂国胜勤俭还债,是对诚信社会的一次示范和引领。这位农民靠劳动和节俭还清欠债,给诚信赋予了新的内涵。正如他常说的“诚信无价,人活在世上,诚实守信是基本道德”,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生活的真谛。

  从农民桂国胜勤俭还债故事中,我们见证了34张借条背后的诚信与担当。契约精神,是当今社会最闪亮的音符;诚信践诺,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无论是过去湖北的“信义兄弟”,还是今天的浙江“诚信农民”,他们都是用最朴实的方式,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诚信是做人、立业之本。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身做起,恪守诚信,让诚信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文明进步。(张西流)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