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上的灰是劳动的勋章
日期:2020-12-01
来源:浙江日报

  “我爸爸妈妈又不偷不抢,有什么好嫌弃的。”近日,宁波的谈女士和丈夫从工地干完活,穿着脏衣服去学校接孩子,夫妻俩担心给孩子“丢脸”,没想到孩子的反应让他们很暖心。相对于父母的“多虑”,孩子的态度非常坦然。这份坦然源于他对“面子”的正确认识、对父母辛苦的理解,以及端正的三观。

  笔者在上大学的时候,有次在校园碰到一位同学正和保洁阿姨聊得热火朝天。当时有点好奇,后来问同学跟保洁阿姨聊什么聊得这么开心,同学大大方方地说“那是我妈妈”,当时倒是笔者有点不好意思了。后来自己也进行了反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好奇,正是因为潜意识中戴着有色眼镜。说起来职业不分贵贱,但事实上社会上戴着这样有色眼镜的人并不少。有些人面对体力劳动者,要么讲起话来没有了平时待人接物的客气,要么嘴上不说,心里却下意识地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所以,谈女士夫妇的担心并不完全是“多虑”,确实是有些人对体力劳动者缺乏基本的尊重。

  傲慢来源于偏见。偏见,正是来自对劳动缺乏尊重,以及狭隘的成功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凭自己的能力赚钱、揾食、养家,本来就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情。当然,人的能力有大小、禀赋有高低、机遇有不同、成长环境有差异,这些都造成了我们社会分工的不同,但每个劳动者在社会中的地位毫无疑问是平等的。在中国,无论在哪个时代,辛勤劳动都是最值得褒奖的可贵品质。当年时传祥虽然是一名掏粪工,但是他靠着“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精神当选全国劳模,成为一代代国人的精神楷模。在今年,95后快递小哥靠着踏踏实实、爱岗敬业成了杭州的高层次人才。他们从事的都是出力出汗的体力活,但同样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

  这位宁波男孩用一句“我爸爸妈妈又不偷不抢,有什么好嫌弃的”,把这种腐朽的偏见轻松击溃。这句话看起来直白朴素,但是能听出他对父母职业的认可,并透出某种自信。这种自信,让他把所谓的“面子”视若浮云,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父母靠劳动赚钱养家非常光荣,也非常伟大。父母衣服上那些灰尘并不是让人羞愧的污渍,而是劳动者的勋章。小小年纪,能有这么端正的三观和阳光的心态,难怪会感动了父母,感动了看到这条新闻的网友。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对待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否存在着言行不一的偏见,是否缺乏必要的尊重。如果有,那真的要学学这位男孩了。

  对于青少年来说,形成这样的三观和心态,离不开平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以及老师、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劳动是美丽的,劳动是光荣的。毫无疑问,这样的价值观应该像传家宝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永不褪色的风景。(逯海涛)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