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 不能让老年人掉队
日期:2020-10-27
来源:福建日报

  伴着秋风,又一个重阳节如期而至。新时代如何尊老敬老的话题引发热议,老年人遇到的窘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疫情防控所需要求出示健康码,有老人翻遍手机也找不出“码”;有些景区、地铁站仅支持扫码支付,有老年人拿着现金无可奈何;不少城市看病、买火车票要手机预约,一些老年人离开子女寸步难行;各种打着高科技旗号的保健品、传销、P2P,一个接一个对准老年人的钱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既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老年人幸福关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关系国家发展进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现实生活中一些忽略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使得“等一等老人”“别抛下老人”等呼声此起彼伏。如何让敬老爱老真正落实,让老年人能够幸福安度晚年,是我们必须解决、迫切解决的问题。

  比如,老年人遇到的“数字鸿沟”,已有些时日。就主观因素而言,一方面,老年人接受新信息、学习新技能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新科技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掌握起来不易,难以匹配数字生活的“网速”,难以顺畅地享受相关智能化便利;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老年人对扫码支付等缺乏信任,怕上当受骗,对数字生活持观望甚至抵触的心理。就客观因素而言,一些产品本身存在人性化的欠缺,存在“适老化”考虑的缺位。

  当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尊老敬老的内涵也应与时俱进。长期以来,尊老敬老,强调的是陪伴和关爱,是“常回家看看”的身体力行和“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交流与互动,是融化于生活每一个细节当中的亲情呵护,也是全社会共同缔结的绿色健康机制为老年人幸福保驾护航。只是,面对新时代的数字化浪潮,我们尤需涵养敬老爱老的新内涵——帮助老年人快速融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洪流,减少他们面对时代洪流时的无助感,与老年人群体携手攀登时代的高山,不让“老年人掉队”。

  涵养敬老爱老的新内涵,需要全社会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既需要儿女的帮助,也需要相关部门督促景区、医院、火车站、机场等公众场合设置“绿色通道”,增强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感和时代融入感;还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规制,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予以惩处……共同打造政府部门统筹推进,精准施策;行业部门优化服务,绿色通行;志愿组织积极参与,有效帮扶;智能产业创新研发,智能适老;家庭成员寓教于乐,孝心相伴;老年群体积极融入,终身学习的共治局面,帮助老年人群体掌握新技能。

  知识迭代提速的当下,如何让老年人快速跟上时代的步伐,有很多文章可做。比方说,继续教育体系延伸至终生,老年大学的课程种类更精准对接时代的脉搏,加大老年人新技能培训……“等一等老年人”,不抛弃任何一个人,才是公共服务应有的温情与正义。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不妨以重阳节为契机,赋予尊老、敬老新的时代内涵,滋润道德精神之根,涵养精神家园,让每一位老年人都有幸福与尊严。(包骞)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