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地摊系民生
日期:2020-06-02
来源:陕西日报

  近日,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以此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此举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想。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欢迎。这就要求我们的职能部门在管理工作中,应多一些为民情怀,以有序疏导回应民生需求,加速释放“地摊经济”活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生产生活、就业消费等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发展“地摊经济”,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难题,也可使作为弱势群体的小摊贩以极低的成本维持生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对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具有积极作用。陕西也迅速出台了《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举措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疫情期间,城市管理要坚持柔性执法,在不影响人行通道、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

  “地摊经济”作为一种未被合法化的边缘经济,很多地方为方便管理往往对其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与城管之间“斗智斗勇”的场景。实际上,“一刀切”的做法看似一禁了事,本质上却是一种懒政,容易滋生出更多的社会矛盾。一边是部分群众维持生计的需要,一边是城市管理的需要,而协调处理不好这两方面恰恰暴露出我们城市治理方面能力的不足。

  如何变“堵”为“疏”,兼顾“地摊经济”与城市卫生、市容、秩序、交通协同发展,这对我们地方政府的城市治理能力是一种考验。有全国人大代表就如何管理“地摊经济”提出建议,一是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二是根据地域情况,分类划定禁摊区、限摊区、开放区,明确不同区域管理标准,对“地摊经济”实行分类管理;三是制定摊位经营管理规范,加大对破坏市容环境、社会治安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情节严重且屡教不改的,采取列入黑名单、限制经营、纳入征信系统等方式处罚。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多元,城市治理也要以高标准高要求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各级各部门必须时时刻刻把民生关切放在心上,下足“绣花功夫”,补齐民生短板,统筹兼顾、系统谋划,通过制度上不断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善加引导、有序疏导,从而实现“地摊经济”与城市治理的协同发展,不断增进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罗佳文)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