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文艺的人文价值与实践
日期:2020-04-03
来源:河北日报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对生命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等造成可见的损害,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社会文化的思考。一些知识分子借此重新审视进入“后现代”以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和人类的发展方式。在中国,由文艺介入抗疫的方式引起的文艺与时代关系的讨论是众声中的一响,讨论的声音借助网络媒介被放大后,成为全民抗疫中不可忽略的话语力量。

  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审美,但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应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出发,表达文艺工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观察、体验、理解、思考和想象,舍此无他;一切脱离人类当下生存境遇的文艺都是空洞的、虚假的和毫无价值的。这是文艺的基本规律,也是我们判断社会生活影响文艺的前提。在我国疫情防控期间,文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现场,如同历史上的“抗战文艺”,社会对文艺进行了“功能性借用”,发挥的是文艺教育引导、支持鼓励和关怀抚慰等方面的实用性价值。文艺作为此次抗疫的号角,对于鼓舞全民抗疫士气,表达全国各地对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等地人民的关心和支持,讴歌投身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社区志愿者等群体的奉献精神,反思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不足等,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文艺在灾难到来时的应激反应。从长远看,这次防疫中的经验将会使生产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发生长远改变,人在疫情中的精神体验也会带来社会观念上的变化,从而将会影响“后疫情”时代的文艺实践。

  疫情使人类真正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文明时代,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因此,在消费行为中受到商品观念和技术理性挤压的人文价值应当在文艺实践中被重新唤起。文艺要回到人的本体意义上来,从我国古老的《易经》将人列为与天、地并齐的“三才”之一,到西方文艺复兴开始的人文主义思潮确认人在万事万物中的首要价值,人都是衡量一切的最高和终极标准。人为人类自身的行为建立尺度,这个尺度不应该被物质、金钱、科技等外于人类自身的力量扭曲和异化。在宇宙中,唯有人类的实践是自觉的、有意志的和合乎目的的。人类面向自身的智慧建立道德和法律,为欲望和人性设定法度;向外的智慧则发展出与自然对抗和在自然中生存的能力。无论是原始工具还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高新科技,它的背后始终站立着的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自然之物和科技产品并不具有价值判断的能力。如同病毒和机枪无法自主识别攻击对象一样,没有人的使用和改造,石斧就是石头;人工智能产品只能是“人”“工”的结果和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不具有人的本体意义的。因此,社会实践要将人类自身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人不是工具,不是手段,人本身就是目的和标准作为根本性目标。这同样也是文艺亘古不变的情感取向和主题遵循。一切文艺创作都应该围绕人性、人道、独立、尊严、激情和理想等方面来进行,偏离了这个方向,文艺将沦落为纯粹的文字游戏。

  疫情期间网络媒介的表现对文艺实践有重大启迪。作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互联网在疫情防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作为交流工具向全球传递世界各国的疫情信息,也作为人们表达立场和情感的公共生活空间,更兼具购物、工作学习、沟通交流等人们赖以生存的功能。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的宅居生活究竟该如何过下去。在电子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里,文艺的活跃程度远超现实世界,抗疫文学作品、观点文章、网络小说、网络影视剧、网络综艺节目等全天候、无缝隙传播,这些网络文艺作品,在疫情期间为活跃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媒介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的福音。新世纪以来,网络时代的生活现场对传统文艺形成了新的挑战,也创造了比挑战更重要的发展机遇,此次疫情再次凸显了网络文艺的优势地位。“后疫情”时代,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彰显时代精神,用新的审美表现网络时代人类的情感和意趣,通过与媒介互动促进传统文艺的转型,使文艺继续发挥心灵家园和精神故园的功能,成为文艺实践需要完成的新命题。(桫 椤)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