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标不是用来打卡一游
日期:2020-01-03
来源:天津日报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就是这个灵魂的独特印记。

  创建于1950年的天津外文书店近日重装开业,为喜爱外文原版图书的读者提供了好去处;天津图书大厦、好像有书艺术书店、海棠书院等12家书店入选津城首届最美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文化空间,不仅刷新了城市的文化地标,也彰显了打造差异化、多元化、精准化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文化地标,犹如城市的文化脉络,是城市品位的浓缩,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辨识度的重要依托。从古文化街的旧书“大集”,到成为“神秘网红”的北疆博物院,再到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我们的文化地图越织越密,为城市带来一个个诗意又充满想象的注脚,不仅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更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氛围。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是涵养文化地标必须回答好的重要课题。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更广泛的期待,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多元化的趋势。对准群众的文化“刚需”,提供更多走心的服务、接地气的产品,让多样的、鲜活的文化创意创造丰富人们的生活、点亮城市的星空,应是培育文化地标、释放人文之光的应有之义。比如,书店、图书馆突出创意和独特性,为不同读者提供差异化定制服务及书籍;博物馆开夜场,为上班族打开夜生活的想象空间;美术馆里办音乐会,视听美感交相辉映……

  文化地标不是用来“打卡”一游,而应成为多元文化产品的体验空间、城市文化生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的“精神驿站”。(闫丽)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