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主义凝聚复兴力量
日期:2019-11-28
来源:江西日报

  有一种信念,可以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有一种追求,可以锤炼筋骨,塑造灵魂。这种信念和追求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路径选择。

  “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风雨磨难,多少艰难坎坷,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未泯灭。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荡时代潮流的主旋律,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救亡图存”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在“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一年年国土的沦丧”这样危急的时刻,中国人民抱定了“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凝聚起磅礴的爱国力量,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担负起天下兴亡”的爱国主义精神,唤醒了“东方睡狮”,激励亿万人民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从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到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从改革开放创造经济社会发展奇迹,到进入新时代推动各方面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其伟力都来源于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你属于你的祖国,正如你属于你的母亲。”挚爱祖国的赤子情怀融于中华儿女的血脉,总能于危难和奋进之中迸发出“沛然莫之能御”的强大力量。可以说,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心之所系是家国,情之所归是圆梦。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浸透着奋斗者的牺牲与奉献。新时代,新征程。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汇入时代潮流,定能成就伟大的祖国,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入阐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并就教育对象和方法、实践载体、氛围营造、组织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指导,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好这一时代主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之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注重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爱国主义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现实、具体的。每一个人的特点不同、能力不同、职业不同,只有引导人们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我们才能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做好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是工人,就发扬工匠精神,为建设工业强国添砖加瓦;是农民,就科学种养、勤劳致富,用智慧和辛劳获取丰收的果实;是科技工作者,就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让中国人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是党员干部,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人民公仆……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心系祖国、倾情奉献,就一定能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让梦想早日实现。(乐 其)

责任编辑:梁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