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冲锋”姿态
日期:2019-09-19
来源:光明日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文献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一集《新中国诞生》中多次出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冲锋前进的画面——冲锋向全国进军,冲锋对蒋家王朝风卷残云,冲锋为着共和国的诞生。正是无数革命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冲锋陷阵,天安门城楼的五星红旗才高高飘扬,中华民族才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永远铭刻着革命先烈冲锋的姿态。冲锋的姿态就是战斗的姿态,也是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一往无前,敢于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姿态。每一块浮雕不仅讲述着中华民族斗争的故事,更阐释着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描绘着共产党人的品质和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一直处于冲锋姿态。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每一天都在斗争,都在前进。

  冲锋,是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品格,也是中华民族的血性象征。通过斗争,我们取得了昨天的胜利;通过斗争,我们还要赢得明日的辉煌。我们今天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路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行百里者半九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都容不得我们中途歇脚。理想泯灭、忠诚枯萎,意志衰退、血性流失、醉享太平,“躺下了”就可能“起不来”,“打个盹”就可能“睡过去”。这很值得我们警惕。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和平年代就没有“火药味”了吗,就不用枕戈待旦时刻做好冲锋的准备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只有永远保持冲锋姿态,才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否则,当“战争真的来临”,我们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仓促应战。进而言之,假如没有腰杆挺直,“敲起来铛铛响的一身硬骨”,又何以敢打硬仗、恶仗、险仗;假如没有无所畏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又何以敢“越是艰险越向前”;假如没有成竹在胸,“十八般武艺样样精”,又何以能与最强的敌人对阵、交手、过招。

  我们今天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马克思说:“如果斗争只是在有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换句话说,我们打破了一个旧世界,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未来之世界因中国而改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冲锋的姿态,就必然不能顺利实现我们党确立的奋斗目标。

  当然,今日之冲锋姿态与昨日之冲锋姿态相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有所同,更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用血肉之躯去堵枪眼炸碉堡,而今日之中国,航母编队劈波斩浪、战略导弹直刺苍穹、朱日和演兵场铁流滚滚、网络部队看不见的“攻略”,各种“冲锋”各有各的“姿态”。这种“冲锋”的姿态又岂止在战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斗争都有,且各显风采。由此,今日之冲锋,远不是单兵突击,而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集体奋进;远不是一役一日之战,而是全方位、立体式、大纵深的决战决胜。

  “我们走在大路上,战斗的歌声更加嘹亮。”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状态,把握思想上的高位、站位上的高点、行动上的高标,高峰之上定然是一个胜利者,鲜艳的五星红旗也定然更加熠熠生辉。(作者:完颜平,系纪检监察干部)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