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品味经典
日期:2019-05-15
来源:陕西日报

  前些年,一家出版社搞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悉数进入前十名,《百年孤独》《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欧美经典也赫然在列。那份榜单曾经被许多人引以为证,为自己读不下去某部经典找借殊不知,读不下去的不是经典,而是读经典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 

  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期在碎片化、快餐化、浅易化、感官化的大众悦读中浸淫,理解力下降,想象力贫乏,逐渐失去了阅读经典的能力。马尔库塞说:“快乐主义是理性哲学的对立面。”而经典恰恰是在感性中融入了深刻理性的杰作,阅读经典常常需要深深的思考,习惯了轻松阅读的人当然受不了这种沉重。 

  但经典就是经典,它不会降格以求。经典的分量已为历史称度,经典的高度已为智者丈量,经典的成色已为众人检验。即使高处不胜寒,但高处就是高处;即使曲高和寡,但高曲自成大吕。经典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穿越时间长河,和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话,引起一代又一代读者思考。它绝对沉得住气,有耐心去等待历史风烟中的知音。 

  经典受得了热捧,也禁得起冷遇。引来围观的不一定是经典。经典非凡的魅力和超常的智慧背后是那些历史中最伟大的心灵,他们早已遭遇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炼,他们已然经历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世孤独,哪还会在乎身后的冷遇与热捧? 

  太阳不因有人畏惧它的明亮而变暗,星星不因有人忽略它的光辉而熄灭,大海不因有人诅咒它的渊深而干涸。经典自有高度,它不会迎合人,也从不拒绝人。这就如同道,人或离道,但“道不远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套用一句话:“经典远乎哉?我欲读经典,经典至矣!” 

  我们必须意识到,阅读经典是在向人类精神的高峰攀登,巨人的肩膀可不是遛弯儿闹着玩儿就能上去的。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同样道理,缺少意志力的人是无法领略经典魅力的,阅历尚浅、积淀不富的年轻人尤其需要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阅读耐心。 

  现在已经有人在反思“心灵鸡汤”式的阅读:每天网游阅览数小时,一年下来数百个小时,然而除了当时的那点新奇,又留下了些什么?如果说“心灵鸡汤”是细沙的话,经典才是我们心灵空间里的大石头。优先把那些大石头搁在里面,才能拥有构建精神大厦的基石。 

  记者问登山家马洛里:“你们为什么要去登珠穆朗玛?”马洛里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同理,我们读经典,因为经典就在那里!经典是阳春白雪,是精神贵族,是人类文化史上屹立的一座座高峰,不管你读与不读,它就在那里。 

  经典厚重如山,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移山大法,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山不过来,我们就走过去。听,经典在《诗经》里轻轻地呼唤:“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杨盛峰

责任编辑:王欣舒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