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需下细功夫
日期:2019-04-25
来源:宁夏日报

  不在细分、细化、细想、细做上下功夫,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再小的问题,都找不到对应的那把“钥匙”。 

  工作中常听到“动真格”这个词,自然想到的是在某项工作上做出真成绩、在某个问题上治出真效果。按理说,“动真格”的背后,是聚焦问题,“真刀真枪”。然而,一些“动真格”的措施,却有不对劲、不踏实之感。

  无疑,那种一开始就把干工作当成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打定主意”只当“传声筒”“收发室”的,跟“真”半点儿都沾不上边。

  做出一个又一个新部署,发起一次又一次动员,提出一个又一个要求,开展一项又一项活动,而且,看似一个比一个严厉,一次比一次密集……这一定叫“真格”么?似乎并非如此。事实证明,如果只是“动”了,可问题还是“掉到井里的葫芦”,是得不到解决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动真格”,也要注意。具体说,安排部署时很认真,一落到具体实践和行动上,就“空”了“虚”了。要么沿用明明已经不适用的“老办法”,要么完全照搬“别人家的办法”,就是不联系自身实际,就是不考虑具体情况,就是不触及自家问题,调查浮在面上,动作千篇一律,既没有针对性,也缺乏创造性,结果多是不管用,或者治标不治本。如此“动真格”,也解决不了问题。

  如今,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既有顽瘴痼疾,需要找准病症、对症下药,也有未曾遇到的挑战,需要结合新实际探究新办法。可以说,小到一个街道的管理,大到打赢“三大攻坚战”,每一项工作都对细致提出了更高要求,都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而反过来,最怕的也是“一刀切”“一锅烩”。

  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比如,在推进某项改革时,不管“高矮胖瘦”,而是要求“齐步走”;在环境治理上,不是根据企业情况抓整改,而是干脆“一关了之”;在治理占道经营等问题上,不是深入调查研究,在堵和疏上做个判断,而是只会“一赶了之”;在对待不文明行为上,不是有的放矢、综合施策,而是仅仅“一禁了之”;面对道路拥堵的痛点,不是在优化精细管理上努力,而是来个“一限了之”;在帮扶贫困群众时,不去摸清每村每户的“穷根”所在,而是简单“一给了之”……单纯指望一个“了之”“走天下”,已经被一再证明是破不了困局、干不好工作的。不在细分、细化、细想、细做上下功夫,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再小的问题,都找不到对应的那把“钥匙”。

  “动真格”是“真”还是“虚”,差距不见得在做功多少上,欠的是“细”的功夫和火候。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细”?有个词用来形容再准确不过,就是“绣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个词,在扶贫工作上提出,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在城市管理工作上提出,“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虽然所指不同,但强调的是同一种功夫:精耕细作。

  “细”的功夫下到了,深入到最具体的实际,分析出最真实的根源,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那把“钥匙”,“动真格”的效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杨柳风

责任编辑:王欣舒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