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奉献精品佳作
日期:2019-03-21
来源:新疆日报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人人都该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的中国人,都应浸润在新时代的文化之中,具有“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才能有“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故而,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人人都该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责任与使命。 

  优秀的新时代文艺作品应植根于艺术家对人民的情感,这种情感伪装不来,移植不了,更改编不成。当我们沉下心、沉下身,摒弃浮躁,同人民在一起,艺术创作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018年,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创作演出话剧《真情》,深入南疆贫困村,与村民真心交流,真情交往,助力脱贫攻坚,讴歌奋战在基层的广大群众,短短3个月内演出了140多场。从帕米尔高原的阿克陶到古丝路驿站的英吉沙,文艺小分队走过的每个村子感受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乡亲们对文化惠民演出队的热情。乡村演出中,每次“村晚”的开场曲响起,村民们都会像庆祝自己的“春晚”一样融入演出,纵情欢歌起舞;每次演出散场,男女老少都会紧紧拉着演员的手,催泪之情溢于言表;每次文艺小分队离开,乡亲们都会随着转场的汽车奔跑,用生涩的普通话喊着:“还来啊!再来啊!”…… 

  “生活是无字的剧本,剧本是有字的生活。”我们的话剧几乎每一场表演都会有些变化,这些艺术上的提升都是深入群众生活、在乡亲们的欢笑与热泪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倾听人民的心声,像花海中的蜜蜂一样,勤奋地在人民中间、在乡间地头采集精华,酿成蜜汁回馈给人民。这是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打造文艺精品的法宝,也是每个“新话人”的责任和创作自觉。 

  从新疆话剧团建团之初的作品《步步跟着毛主席》中充满深情的歌曲《萨拉姆毛主席》,到上世纪90年代赞美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捧回“五个一工程奖”的话剧作品《吴登云》,再到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新话人”即将推出一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新作品《火花》《金色的胡杨》等,均是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精品力作。 

  话剧《真情》不仅架起了与乡亲们的“连心桥”,还深深打动了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心,当剧中“茹先大姐”娓娓道来对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关怀,如亲人般理解妻儿对他们的思念,令现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七尺男儿们潸然泪下。有来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感慨地说:“我要以剧中‘李书记’为榜样,引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们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如今,天山南北涌现出大量感人至深的‘好故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捕捉创作灵感,深刻反映新时代的历史巨变,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这既是文艺工作者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责任所在。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扬主旋律,为人民而歌、为时代而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郭成 作者系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团长、一级演员) 

责任编辑:王欣舒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