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中的一涓一滴
日期:2019-01-03
来源:湖北日报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各级领导干部要支持青年人报考大学,要重在本人表现,为建设四个现代化选拔人才,这是关系到我国千秋万代的大事。”热播剧《大江大河》第一集中,知青宋运辉执着背诵的这段话,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动人心魄的大转折时代。一篇社论,能成为一个人的救命稻草,能争取到一个上大学的宝贵机会,能让一个人的命运彻底发生改变——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剧之一,《大江大河》浓缩了这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述了时代弄潮儿曲折动荡的人生经历,它之所以能在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忠实”。忠实于大江大河的宏观之势,也忠实于朵朵浪花的微小之姿。

  每个人的悲欢与命运,都是大历史中的一涓一滴。无论是初出茅庐、“认死理儿”的技术工人宋运辉,是坚持“让村民吃饱饭”、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大队带头人雷东宝,还是四处闯荡的个体创业者杨巡,《大江大河》选取的典型人物,都有奋斗、有激情、有血泪,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并非“高大全”的道德完人。这样的人物刻画合乎人性,让人觉得真实。这种对时代风云、对个体命运的忠实描摹,何尝不是文艺创作的应有遵循?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以改革开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中,这个“时代的风貌”一定是真实立体的,这个“时代的风气”一定是求真务实的。好的文艺创作应该忠实而坦诚,过度美化、神话典型人物,用力过猛地宣传、说教,早已脱离了这个时代应有的语境。观众用遥控器投票最能说明问题,《大江大河》的高口碑、高收视率,再次证明“忠于历史、忠于人性”,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引人共鸣,才能发挥文艺作品启迪、鼓舞、引领的重要作用。

  时光倒流数十年,当恢复高考消息传来,多少年轻人一夜难眠?回到“出身不好”的宋运辉在革委会大院里一遍遍高声背诵《人民日报》社论的场景,我们为那个时代里的年轻人而庆幸激动,青春不再被蹉跎,才华不再被埋没,中国重新确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重新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在大时代的浪潮中,千千万万个普通人,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我们也不能忘记,当时代的巨轮碾过,奋斗者的成功固然令人钦佩不已,但也有很多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所幸,历史终究走向正道,苦痛终将开出花朵,当年那群年轻人“不负时代”的远大抱负,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回望中继承勇于拼搏、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共鸣中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才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纪念。(李思辉)

责任编辑:路 弘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