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下乡还得问需于民
日期:2018-10-08
来源:内蒙古日报

  文化下乡是件利民惠民的好事,本应受到基层群众欢迎,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一些地方的效果却不太好:送戏下乡时,台上演员累得够呛,台下群众却兴趣寥寥;农家书屋建成了,书倒是放了不少,但看书的人却没有几个……诸如此类,原因何在?

  笔者不止一次听到文艺工作者抱怨,如今的观众口味越来越刁,演出也越来越不好做。其实,这不只是文艺演出的困境,也是文化下乡的困境。过去,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一场电影就能满足全村老小,一种潮流就可以影响全城男女。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曾经一部影视剧引起万人空巷的情形早已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电影、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媒体终端的百家争鸣。可以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多样化,选择更是前所未有的多样化。

  选择多了,需求自然也会多起来,这是大势所趋。人有酸甜辣咸的喜好,文化下乡自然也要问需于民。文化下乡易,文化入乡难,给群众表演什么节目,建什么文化设施,都得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推进,否则不仅浪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也容易产生“完成任务走过场”的误解,把好事儿办成了坏事儿。

  既然文化下乡服务的是群众,那就得根据群众的需求所为。纵观很多文化下乡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是在单向地送文化,拼命地送这个、送那个,却很少认真思考一下:群众是不是真的需要,是不是真的喜欢?最终的结果却是“送下去的群众不喜欢,群众想要的没送下去”。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探索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把公共文化服务“遥控器”真正交到了群众手中,以“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让文化下乡既叫好又叫座,深受农村牧区的群众喜爱。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文化下乡,要让群众唱主角。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一直在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和扶持“文化大院”“文化户”以及各种民营剧团,很多基层的农牧民不光能享受到专业艺术团体送来的“大餐”,也会经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小菜”。百姓中间也有艺术家、农村亦是大舞台,唯有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群众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当主角,让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充分迸发,文化下乡才能如有源头活水来。

  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很多偏远地区交通条件差,一年可能也看不上几回演出,如何让他们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文化的“饕餮盛宴”,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给偏远地区的农牧民送文化,过去真是一个难题,只能组织小分队(诸如乌兰牧骑)前往。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等手段,整合各类文化艺术精品,建设一个全方位覆盖、多终端访问、跨平台、多通道的公共文化信息平台,只要群众有电脑、有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地享受“文化大餐”。

  如今,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群众也越来越渴望高水准的文化生活。让文化更好地对接群众需求,既下得了乡,更入得了心,才能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在文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文化下乡易,文化入乡难,给群众表演什么节目,建什么文化设施,都得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推进。(李振南)

责任编辑:荣毅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