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何处寻
日期:2018-08-22
来源:光明日报

  古人云:“人生识字忧患始。”意思是说,学会识文断字,固然能够给人的交流提供方便,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但也可能使人“杞人忧天”、患得患失。这也是近期“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调查”中,“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居前列的原因。

  相对于不识字的动物不会出现的烦恼与困惑,有了文字之后的人类,不得不面对难以两全的困境:一方面人的自然生命注定人有生必有死,要吃也要喝,会搔痒,会打嗝;另一方面人的文化生命又使得人不安于自然生命的满足,而总想突破固有的限制,赋予生活以价值与意义,甚至不惜与人的自然需要相对立,如不食“嗟来之食”、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问题是,当人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作为尺度呢?如果仍然用人自身的尺度,那么,尺度与对象同一,怎么能够衡量呢?用人之外的事物作标准吗?但人自认为是万物之灵长,又岂肯屈从他物?因为这本身就贬低了人存在的意义。

  周国平先生因此认为,意义的寻求使人陷入二律背反。这种状况既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高清海先生则直接区分了人的“种生命”与“类生命”,认为人同时具有这二重的生命而不会自相矛盾: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有生便有死,非人所能自主;而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为人所特有,是对种生命的超越,因为它能突破个体的局限,获得了永恒的、无限的性质。

  正由于人具有不可通约的双重生命,因此,如何处理与协调这种二重性关系才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任何偏执于一端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人固然需要满足自然生理需要,但也有安全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更有安身立命的需要,追求永恒与不朽的需要。相对来说,后者对于人更为重要,这其实也是每个民族所珍惜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是以精神产品的形式被保存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

  每个人的心智成长都离不开精神产品的滋养与润泽,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对每个时代的人们更是产生了深远而持续的影响,人们也通过这些形象与古人保持持续的精神沟通,从而获得自己安身立命的意义源泉。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中西,伟大的精神产品是永不过时且常读常新的,反过来说,精神产品作为不同时空的人们所相互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人们也因此而能够形成价值共识,进而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共同体。

  不能恰当处理这种二重性关系,正是人们陷入价值危机的根源。特别是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如果缺乏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极易变得高度自私、功利、狭隘,由此产生了对生活的迷惘、困惑,进而产生焦虑、抑郁,这些情绪大大地稀释了由于物质生活的丰裕而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人们反而有些怀念以往相对贫穷,但精神状态更为充实的时代。然而,人总是要寻求某些精神寄托的,当缺失健康的精神产品引导的时候,人们便毫无选择地转而寻找廉价的精神替代品,于是,各种浅薄、粗糙的观念形态便应运而生,且装神弄鬼,不一而足。

  对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而言,当原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进而丧失其现实基础之后,它既要面对现代宗教世俗化大潮的裹挟,又要面对消费社会的滚滚洪流。前者在“上帝已死、万事皆可”的名义下,反抗神圣,消解崇高,抵制信仰;后者则坚信钱能通神,崇尚物欲横流、醉生梦死的所谓时尚生活。在这两种思潮夹击之下的人陷入价值的迷失与意义的虚无,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要走出这种困境,有待人文科学研究者,特别是哲学研究者的精神生产活动。因此,如何把握与回应时代的问题,进而在价值观上生产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真正引领、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协调人们的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关系,是哲学研究者责无旁贷的思想使命。此次世界哲学大会以“学以成人”为主题,也许是一个良好的契机。(王时中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荣毅 桑小婷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