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少年孤独
日期:2017-05-26
来源:光明日报

——读长篇小说《寻找张展》

  20多年来,孙惠芬以一种“挖一口深井”的坚持,致力于用小说描绘物质日益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中人的精神贫乏、孤独与苦闷,先后创作了《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致无尽关系》《上塘书》《生死十日谈》《吉宽的马车》等作品。新近推出的长篇小说《寻找张展》,是孙惠芬描绘这个主题的又一重大收获。作品聚焦少年人在成长中的孤独,为当代中国文学人物画廊贡献出了张展这个辨识度极高的丰满形象。
  张展的父亲因为赶上了高考恢复的年代,考上了大学,因此脱离了土地,进入了县城。他为了让自己的命运与父辈和祖辈的命运彻底不同,追求到了县城小有背景的女同学。这对夫妻随着中国变化的大潮,开始了自己不甘平凡的人生。经过多年苦干,被社会异化了的他们,在小县城已经进入精英阶层。张展的童年时光,遭遇的是强制性与生活在农村亲人们的隔绝,是粗暴地阻断他对小吃部土豆饼的亲密接触,是表妹梦梅被政府车辆撞死后长辈决定隐忍带来的笼盖四野的忧伤。刚刚懂事到情窦初开的几年,张展经历的是父母对他绘画爱好的无情压制,对他重要朋友流浪女月月和女同学吕梁的极端对待。于是在张展十四岁这年,掌握一定权力的父母,强行决定把他从山西故乡送到了大连,在交换妈妈耿丽华的监管下继续读书。
  脱离了父母监管的少年张展,开始了对自由的热切追逐。他戴着月月送给他的毛线帽,结交了申一申等新朋友,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因为贫困放弃了绘画梦想的女孩斯琴。斯琴主动为张展做人体模特,开启了张展的绘画之路。父母的压迫,交换妈妈的严密监视,让张展依然过得孤独和压抑。父亲死于空难,让张展的生活有了转机。他尝试用绘画还原心中父亲的形象,他开始到医院肿瘤科做志愿者,对自己的少年无知进行反思和忏悔。大学毕业后,他又主动到了特教学校当了老师。终于,在他告别少年时代,进入成熟青年期的时候,他因画了百余张想象中的父亲,而成了一位画家。
  这就是孙惠芬笔下中国少年张展的人生历程。这个历程没多少外在的石破天惊式的大开大合,而是显得极其平常。然而正是这种平常,使得张展获得了文学典型所具有的第一个特征:广泛的代表性。在望子成龙风行几十年的中国,像张展这样度过孤独童年少年时代的中国人,恐怕是要用亿这个计量单位来计算的。
  张展当然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乖乖儿。童年时代,他就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着来自父母的压迫。他出走过,故意与底层的孩子交朋友,对绘画一直充满了痴迷。同时,他又决不用暴烈的方式,逼迫父母做出根本改变。少年的忧郁和苦闷,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他。于是,张展又具备了文学典型所该具备的第二和第三个特征:性格的独特性和心灵的深邃性。
  张展作为一个文学人物,他身上呈现出的三个特征,在孙惠芬精心设计的两个限定性人物视角的叙述中,渐渐地清晰,渐渐地立体丰满起来了。张展身上特有的少年孤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渐渐地浸透了我们,从皮肤直抵内心。
  少年成长小说,一直是中外严肃作家重视的小说品种。在阅读《寻找张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想起《少年维特的烦恼》《麦田里的守望者》和《追忆似水年华》的前几卷,偶尔还会想起《约翰·克里斯朵夫》描写了主人公的少年时代的文字。能在阅读时产生这样的联想,证明《寻找张展》在文学上确实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也是《寻找张展》值得珍视的地方。(作者:柳建伟)

责任编辑:梁 海燕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